37.教师在关键处的处理妙方

37.教师在关键处的处理妙方

ID:37144817

大小:1.30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9

37.教师在关键处的处理妙方_第1页
37.教师在关键处的处理妙方_第2页
37.教师在关键处的处理妙方_第3页
37.教师在关键处的处理妙方_第4页
资源描述:

《37.教师在关键处的处理妙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7.教师在关键处的处理妙方 1、在思维卡壳处——茅塞顿开。预设问题有时脱离学生实际。如果难度较大,学生思维因遇障碍而受阻,致使思考链条断裂,戛然而止,无法继续,就应铺垫性、暗示性提供思维冲浪的帆板(思想方向、线索方法),疏通思维瓶颈、开启智慧之门,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再踏探索之旅;或搭设思维跨越的跳板(分解问题以降低难度),让学生沿着阶梯登堂入室。如果因问题提出的角度而使学生难以把握或不能作答,就应选好切入点,变换问题的角度,提高可操控性的程度。2、在出现错误处——迷途知返。只要有认知活动,就会有

2、错误发生。教师应站在学生角度解读学生错误,摸清认知偏差的形成轨迹,找准错误的源头症结,然后利用谬误,因势利导,对症下药:顺水推舟(顺应学生认识),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自识其错(真正起点),促使学生反思过往;启发性、示范性地引领思维策略,让学生重温“旧知”,打开思维闸门,剖析验证、修正错误,再度自我建构,从而峰回路转,走出误区,走向澄明,实现自我否定,化腐朽为神奇。3、在流于粗浅处——水到渠成。因学生缺乏深度思考,或思维定势的想当然,经常出现照本宣科、鹦鹉学舌,浅尝辄止、浮于表面等有“南郭先生”之嫌

3、的现象。教师应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导引学生刨根究底、探本溯源,步步走向纵深、层层攀上新高,让学生不仅“能意会”,而且“可言传”,透彻理解所学、触及问题本质、把握探究精髓,消释浮光掠影、一知半解的自我满足;否则,就会留下“入宝山而空返”的遗憾。4、在单一机械处——融会贯通。好些学生习惯于单一片面、非此即彼、机械僵化的思维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思考,催生奇思妙想,广开思路解决问题;由此及彼地把学生思维从狭窄的缝隙引向无限“开阔地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登临新的

4、高地;引牵学生打破对理所当然的“正确答案”或“合理猜想”的自足与平衡,扭转线性思维,从而使学生既“知其一”又“知其二”,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既“见树木”又“见森林”。5、在纠结疑惑处——柳暗花明。学生由于没有成熟的判断力,对交错的想法或众多的信息难以做出睿智的选择、正确的取舍,大脑处于混沌状态,此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要么模棱两可、犹豫不决,要么语言组织不够、表达模糊不清。对于前者,应循循善诱,让学生重新审视,经对比、思辨后,高下优劣自见分晓,似乎如梦初醒一般,种种疑窦顿然冰释;对于后

5、者,宜提示性、鼓励性地帮助学生用精准、完整的合适语句,有逻辑性、脉络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6、在偶发意外处——流光溢彩。在课堂旅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它们稍纵即逝,可遇而不可求。然而一些教师面对学生独到奇特的感悟、始料未及的问题,常常不知所措,仅简单视之为“节外生枝”,或听而不闻、避而不谈,或敷衍搪塞、草率了事,更有甚者,严厉呵斥学生。其实,不论突发性的还是诱发性的“惊人之语”,总能引起师生的共同注意,如果不做出积极的回应,或许就会与宝贵的生成资源失之交臂,而且会导致萌

6、生的灵感夭折、瞬间的创造泯灭。教师要敏锐捕捉、迅速判断,运用教学机智,立即处理:对不利于教学的干扰偏差,应巧引妙导,马上转移,重新将课堂引向具有教育意义的方向上来,回归主题;对与教学的充实拓延挺进有直接关系的突如其来,应为我所用,顺学而导,让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升华主题,将一段美妙的小插曲化为一种不期而遇的惊喜,并让个别的创造成为全体的创造,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发展时空。7、在零散分歧处——点石成金。素质教育理念倡导鼓励学生“放下包袱,开动机器”、“百花齐放

7、,百家争鸣”。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营造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提供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时空,让学生在挥洒情感、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中激发主体意识、开掘创新潜能,但其最终旨归则是在“多元、多样”中“筛选、优化、整合”,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要“放得开”,更要“收得拢”。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引领学生把对话元素(零散的碎片)聚集起来并使其连贯一体,使之系统化,总结规律或得出结论;从呈现出的多种解决问题策略中,认清其思维本质与现实价值,择优选用,“悟”出

8、适合自己、利于后继学习的最佳方法;意见出现分歧,要探明产生矛盾的原因,抓住问题的实质,选择恰当突破口,让学生详列理由,通过碰撞、协商,促成思维的聚合,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学生“独特”的方案与尝试,或停留于“独创”的见解与发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