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编者按】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大突破,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种崭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劳动和技术教育。2000年9月,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全国十省市先期实验。最近,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2002年9月1日全国各省市高中使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增强了学生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了时
2、空上的保证。研究性学习在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新课程体系中具有突出地位,并将作为必修课程贯穿于小学至高中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开设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已经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这里,本刊特全文发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以给读者。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
3、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为帮助学校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落实课程计划中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本指南。一、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
4、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发生转变。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将会逐步推
5、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几项具体目标: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编者按】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大突破,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种崭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劳动和技术教育。2000年
6、9月,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全国十省市先期实验。最近,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2002年9月1日全国各省市高中使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增强了学生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了时空上的保证。研究性学习在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新课程体系中具有突出地位,并将作为必修课程贯穿于小学至高中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开设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已经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这里,本刊特全文发表教育部关于
7、《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以给读者。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为帮助学校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落实课程计划中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本指南。一、设置
8、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发生转变。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