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景《戏-为3付铙钹和嗓音而作》乐曲分析

郭文景《戏-为3付铙钹和嗓音而作》乐曲分析

ID:37123192

大小:838.39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5-18

郭文景《戏-为3付铙钹和嗓音而作》乐曲分析_第1页
郭文景《戏-为3付铙钹和嗓音而作》乐曲分析_第2页
郭文景《戏-为3付铙钹和嗓音而作》乐曲分析_第3页
郭文景《戏-为3付铙钹和嗓音而作》乐曲分析_第4页
郭文景《戏-为3付铙钹和嗓音而作》乐曲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郭文景《戏-为3付铙钹和嗓音而作》乐曲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文摘要郭文景创作的这部作品《戏》,体现了作曲家一种被评论界命名为“极限写作"创作理念,即最大限度的发掘某一物体音响的可能性。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剖析这部作品:第一章主要是从《戏》这部作品的标题入手,为什么会以“戏"作为标题?这个标题所体现的意义又是什么?第二章主要从铙钹在这部作品中的演奏技法与在传统作品中铙钹演奏技法的比较入手,从而体现出《戏》这部作品是真正结束了铙钹只有两三种演奏法的局面,他将铙钹的音色和演奏技法发挥到了极致,使之成为有一定表现力的乐器。关键词郭文景铙钹《戏》AbstractGuoWenjingcreatedthiswork,’’play¨,reflectingt

2、hecomposerhasbeenacriticsnamed竹Lim.twriting”creativeideathatthemaximumsoundtoexplorethepossibilityofanobject.Thispapermainlyfromtwoaspectstotheanalysisofthiswork:thefirstchapterismainlyfromthe什play”tostartthetitleofthiswork,whywouldthe”drama"asthetitle?Thetitlereflectsthesignificanceofwhatisit?

3、Thesecondchapterinthisworkmainlyfromthecymbalsintheplayingtechniqueandworksinthetraditionalcomparisonofcymbalsstartplayingtechniquesinordertomanifesta”drama”isreallytheendofthisworkonlytwoorthreeplayingcymbalslawsituation,hethecymbalssoundandplayingtechniquetoanextreme,makingcertainexpressivein

4、strument.KeywordsGuoWenjingOperacymbals天津音乐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合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皇南厌趁签字日期:。P年,)月/箩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音乐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天津音乐学院有权保留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院硕士、博士论文的复印件和

5、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天津音乐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甜淤签字日期:哆年,)月,g日导师签名:签字日期:以⋯“月一五墅h、≯引言《戏》这部作品创作于1995年,它是应辛辛那提打击乐团委约的作品,是为三对钹和演奏者的嗓音而作的“室内乐"。1996年首演于美国。作曲的初衷是作曲家“开始厌倦满台堆满打击乐器的作品,决.心用一件(或一种)乐器做出一百种效果来。"铙钹本身没有音高,力度、速度、节奏成为了主要表现手段,郭文景却独辟蹊径,寻找

6、到另一条道路,因此,郭文景选择了三付不同音高的钹,每一付铙钹击打不同的位置,又会获得不同的音高。两片铙钹相互击打不同的位置,也会获取不同的音色。郭文景用它们设计了35种演奏法并在作品中加入了6种人声发声法,主要通过音色与节奏上的细微处理获得对比和前进的动力,是一首几乎找不到西方作曲技法和曲式的极富传统色彩的打击乐作品。在乐曲第一乐章中几乎使用了铙钹的全部音色。郭文景将铙钹音色的使用和创新达到了极限。新开发的演奏法既是炫技的需要也是追求音色极限化的手段。作曲家郭文景,1956年生于四川。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83年自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便在重庆市歌舞团创作室工作。80

7、年代问世的一批力作,全都出自他对巴山蜀水的所闻所思,其中代表作品有《川崖悬葬》(1983)、《经幡》(1986)、《蜀道难》(1987)等。1990年,郭文景调入中央音乐学院,执教作曲系,创作空间进一步拓展,众多作品在海外广受好评。《社火》(1991)、《愁空山》(1991)、歌剧《狼子村》(根据鲁迅《狂人曰记》改编脚本,1994)等等中的不少作品均为海外艺术节委约之作。此外,由于为包括《棋王》、《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在内的多部影视作品谱写配乐,而在影视音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