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危言与文学价值的迷失

经典危言与文学价值的迷失

ID:37120905

大小:259.4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8

经典危言与文学价值的迷失_第1页
经典危言与文学价值的迷失_第2页
经典危言与文学价值的迷失_第3页
经典危言与文学价值的迷失_第4页
资源描述:

《经典危言与文学价值的迷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2008年1月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Jan.2008第36卷第1期JournalofLiaoning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V0l_36No.1经典危言与文学价值的迷失杨兴玉(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摘要:文学经典是对宗教~政治语境中的“经典”的一种移用,但文学经典因移用而来的神圣化之原初语义遭遇了当代祛魅,由此嬗生的“经典消亡”论,其实质在于对文学价值的怀疑或搁置。祛魅的文学经典不再神圣,

2、但却将作为价值基准而持续在场,因此经典并不会消亡。关键词:文学经典;祛魅;消亡;文学价值中图分类号:1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91(2008)01—0047一O4、当前文学理论界对于文学经典的广泛争议,折经典文学研究》。文章介绍道,随着文化研究在西射出价值失范后的迷惘心态。其中,最典型的症候方学界的崛起,学术研究的重心逐渐转向包括通俗就是一时问大行其道的“经典消亡”话语。文学在内的大众文化。文化研究非精英化的价值一、经典神圣权威的历史性祛魅取向,不可避免地冲击着经典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研概言之,“经

3、典”最初出现于宗教一政治领域,究领地,因此有人预言文化研究为经典文学唱起挽指涉具有某种神圣意义、不容质疑、作为价值尺度歌。对此,王宁认同佛克马的乐观判断,即经典之而存在的权威典籍。以经典指涉文学,是取其转作用乃在于提供解决问题的模式,它能够变革、调借、派生之义。由于“经典”词源的语义映射,文学整以应对文学研究的外部挑战[3]。王宁的评述可经典也获得了“不容质疑”、“价值基准”或“神圣权谓得风气之先。大众文化对于经典文学的冲击、文威”等基本语义。执是之故,“经典争论成为热门话化研究对于文学研究的挑战,短短几年问就演

4、变为题,所由不在经典,而在于文学经典标准;而这文学国内的现实场境。经典标准又是极致化的文学标准,是被接受的实在人们虽未完全表现出类似的理论前瞻性,但有的文学价值形态。”[1]关经典的传统观念早已暗暗松动和分化。因此,任1996年,张荣翼的《文学经典机制的失落与后何重大现实事件的出现,都可能凸现这种松动,并文学经典机制的崛起》开启了经典研究从文本释义使之走向更急剧的分化。1996年底,《百年中国文立场向社会历史性透视的思维转向。文章认为,由学经典》(谢冕、钱理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中国百年于传统社会文学发展迟

5、缓,为数极少的优秀文本便文学经典》(谢冕、孟繁华主编,海天出版社)等丛书的出在不断释义的过程中获得了几乎不可移易的神圣版,无形中就充当了论争的导火索。编者厘定的篇化的权威性(即经典性)。近现代以来,经典产生的目不无可议,有的篇什甚至遭到猛烈抨击[4]。由社会机制发生了变化,文学评奖制、文学潮流化、视此,有关文学经典的基本问题,如经典所由产生的觉文化等社会现象的涌现,使文学著作很难再获得社会机制、经典篇目所由厘定的价值立场等,便在作为经典之给定性的神圣权威[2]。尽管此文不能众声喧哗中浮出水面。混同于当前的“经典消

6、亡”论,但却构成了对文学经随着论争的推进,学术界基本摆脱了对于经典典的先期发难。的传统看法,而趋于认同经典乃是一种价值渗入、同期另一篇基本文献是王宁的《“文化研究”与历史生成、相对恒定的建构结果。经历了这番论*收稿日期:2007—11O1作者简介:杨兴玉,男,四川隆昌人,辽宁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48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矩争,人们不再迷信经典具有毋庸置疑的权威性,借文学的容身之地;而在梳理问题对象的社会历史根用陶东风的表述就是:经

7、典的神圣权威已遭遇历史源时,又时有机械决定论之嫌。性地“祛魅”①。再次,费勇对经典守护者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二、“经典消亡”话语的症候分析思。他著文分析后者在思维方式上的常见阙失,亦如前所述,王宁在1996年评述的西方学术状即雅/俗的绝对二分、应然/实然的混为一谈,以及况,已成为国内学术界的当下语境。人们基于文化对于文学乌托邦的幻想等[1o]。费勇对于雅/俗二研究的立场为大众文化辩护,经常会怀疑或者拒斥分的批评,无疑切中时弊。显然,基于文学的精英文学经典。为了论述的方便,似可将此概括为“经立场而鄙夷文化固然有失傲慢

8、,为维护文化而攻击典消亡论”。当然,这种笼统的提法在指称某些看文学同样流于肤浅。这两种趋向的思维阙失,都在似相同的理论倾向时,容易遮蔽不同观点在价值立于过分偏执于二元分立思维,因而不能达向有机融场、思维方法或理论深度等方面的重要差异。为此,通的整体智慧。本文试图分析一些具有家族相似性的典型言论。综上,同样质疑文学经典的倾向,其思维方式首先,有一种“经典消亡”论几乎无涉大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