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076039
大小:7.35 MB
页数:86页
时间:2019-05-10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简易瞬态工况法(顺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点燃式发动机汽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排放检测(VMAS)浙江浙大鸣泉科技有限公司吴勇9/5/2021背景据环保部门的研究结果,城市空气污染中20%的CO2、60~70%的CO、40%的NOx和70%的HC来自于汽车尾气。无害物:CO2、H2O、O2以及存留下的N2等,它们是燃料和空气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有害排放物: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燃烧反应的中间产物,包括CO、HC、NOx、SO2、固体颗粒等。(汽油机中占5%,柴油机中不到1%)9/5/2021排放的典型组成发动机的废气主要是N2、CO2,有害
2、排放物主要是指CO、HC和NOx(通常指NO2和NO)。汽油机柴油机N272%75.2%CO217%7.1%O29.36%16.88%有害排放1.64%CO85%0.82%35.4%HC5%8.54%NOx8%35.4%其他2%20.66%9/5/2021排气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烟雾、酸雨、臭氧(O3)层减薄和臭氧浓度过高以及温室效应烟雾的形成,是由各种排气扩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形成的;酸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SO2和SO3在大气中而引起的雨水PH值的变化;排气污染物对臭氧的影响在大气
3、对流层中,特别是在北半球,臭氧的浓度在增长。而在大气同温层中,臭氧的浓度在下降,出现了臭氧洞。除了对人体健康直接有害的排气污染物CO、HC、NOx和微粒外,发动机还排出温室气体。9/5/2021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CO2CH4N2OO3FCCH11FCCH12尔分数×10-63481.650.310.020.00020.00032度率增长率/%0.41.00.250.555寿命/a8101500.165110致暖势13215020001400017000地区百分比%地区百分比%地区百分比%中国1
4、3东欧21.6拉美、非洲、中东10.1西欧15.4南亚、东亚、澳洲12北美289/5/2021国外尾气检测概况第一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对在用车的治理是与新车排放水平相辅相成的。汽车处于怠速工况时,其燃烧条件比较恶劣,怠速燃烧质量的稳定是其它工况燃烧质量稳定的前提条件,测量怠速工况下排气中各种排放物的浓度,可以判断发动机燃烧质量的好坏。怠速法分为单怠速法和双怠速法。双怠速法不仅能测量怠速污染物排放浓度,而且可以监控因化油器量孔磨损或催化转化器转化率下降而造成的汽车排放恶化。美国从1981年开始对装催
5、化转化器的轿车和轻型车采用双怠速法测量,以达到大幅度加严排放限制的目的。9/5/2021目前采用的方法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法规、标准的不断加严,90年代以后,除采用双怠速法以外,还开发出更准确且复杂的工况法测量方法,如ASM加速模拟工况法、IM240瞬态工况法、VMAS简易瞬态工况法等。对于这些测量方法,具体实施哪种,由各州政府,根据空气质量状况等因素确定。一般情况是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州采用工况法,空气质量一般的州采用双怠速法,空气质量优良的州甚至没有检测要求。另外,一种遥感监测的方法也被广泛使用
6、在道路边的实际车辆排放监测中。9/5/2021试验结果通过分析实际测试结果,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 怠速法对于发现化油器轿车中的高排放车非常有效,而对于装备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轿车则效率明显降低;2)费用效益分析显示,随着装备三元催化转化器车辆比例的提高,简易工况法显示出很好的费用效益;3) 在所有进行的测试中,瞬态简易工况测试被认为可以取得最大的环境效益;4) 遥感测试法的优点是快速、高效,可以有效的发现行驶中的高排放车辆,是一种较理想的测试手段,其缺点是检测结果受车辆行驶工况的
7、影响较大,测试技术尚不成熟,对评价城市车辆整体排放水平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准确判定车辆排放状况尚存在缺陷。9/5/2021现有执行标准国家环保总局已经在2005年颁布了GB1828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和简易工况法)》,并于该年7月1日正式实施。双怠速法为标准实施后全国统一强制执行的在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方法。对于机动车空气污染确实严重的城市,经过国家环保总局同意,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选择使用标准中推荐的工况法。对于三种工况测量方法,地方环保部门可以根据自身情
8、况进行选择,对于已经实施工况法的车型,将不再执行双怠速法。对于实施工况法的地区或城市,可以根据辖区自身情况制定和调整工况法排放限值,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9/5/2021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660-2008《在用点燃式发动机轻型汽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由浙江省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起草单位: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杭州市环境保护局。主要起草人:邵卫伟、金鑫、高利、刘弘、刘长军、祝斌、叶旭红、黄芳。2008年10月1日起在杭州市先行试点实施,2010年10月1日起在国家确定的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