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ID:37066904

大小:4.23 MB

页数:156页

时间:2019-05-16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第1页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第2页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第3页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第4页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searchonTheMeasurementofAgriculturalProductionEfficiencyAndTheInfluencingFactorsunderTheConstraints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作者姓名:崔晓专业名称:数量经济学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计量指导教师:张屹山教授学位类别:经济学博士论文答辩日期:2018年6月4日授予学位日期:2018年6月4日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组成:姓名职称工作单位姓名职称工作单位评审专家1正高级中国社科院

2、主席王立勇教授中央财经大学评审专家2正高级厦门大学委员朱平芳教授上海社科院评审专家3正高级南开大学刘金全教授吉林大学方毅教授吉林大学邓创教授吉林大学摘要农业生产效率作为衡量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之一。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度,以求能客观描述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和路径。长期以来,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测度只是基于资本、劳动和土地等资源投入要素,能够兼顾环境要素的文献并不丰富。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和环境因素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力,更是经济增长规模与速度的外在约束。传统的

3、农业生产效率研究仅仅考虑了资源约束,没有全面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忽略了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社会、生态环境具有的负外部性,不能真实反映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绩效水平,从而诱导政府在基于生产效率的政策制定中出现偏差,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利益产生持久的不利影响。事实上,我国农业经济在经历了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给自然资源与环境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破坏,资源的枯竭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阻碍农业经济长期增长的难题。随着资源与环境约束逐渐增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的制定应该不再仅局限于保障粮食产量的增长和农产品数量的上升,而是必须提升农业经济增长质量,实现资源

4、节约、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增长三者并举的现代化农业。要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农业经济朝着“绿色”与“高效”的方向发展,一定要纠正传统的经济绩效评价方式,将资源约束与环境约束纳入到统一的生产绩效评价框架中。因此,在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的视角下重新测度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农业生产污染因素纳入传统的农业生产效率分析框架中,从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的角度,科学、系统、全面地分析我国农业生产效率问题。测度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在全国、区域和省际的水平,检验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收敛性,识别影响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

5、主要影响因素,以求更加准确地认识我国农业经济真实的增长绩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这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文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为了能全面了解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状况,本部分运用物料守恒原则和Malmquist指数设计了考虑环境和资源双重约束后的我国31个省份1981—2015年的农业生产效率测度模型,并估算了环境污染、农业固定资本和劳动等投入,测度了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6、研究发现:(1)不考虑环境约束仅考虑资源约束会高估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在只考虑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我国农业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分别为0.69、1.004,而考虑环境约束后,我国农业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为0.23、I1.053;(2)不考虑环境约束,仅考虑资源约束会高估技术进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贡献,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提升主要是由营养配置效率和营养配置效率指数上升所推动,忽视这个重要因素可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状况及其背后的政策含义造成误判;(3)我国农业环境效率整体水平处于不及格水平,环境全要素生产

7、率的提升也没有避免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造成的效率损失,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依然没有摆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式增长方式;(4)我国区域的农业环境效率差异较大,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的环境效率差异是造成区域环境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东部地区农业环境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仍以较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5)以广东、福建和浙江为代表的东部省份的农业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较为协调,而西部地区的宁夏、陕西和内蒙古等省份的农业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不协调且没有改善的态势;(6)资源消耗过多和营养物质

8、配置效率不高是我国农业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不高的主要原因。在农业技术效率和营养物质吸收效率的提升方面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