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065512
大小:3.50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5-17
《基于机载LIDAR数据的建筑物信息提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P236单位代码:10183研究生学号:2015622024密级:公开基于机载LIDAR数吉林大学据的建硕士学位论文筑物信(学术学位)息提基于机载LIDAR数据的建筑物信息提取研究取研究ResearchonBuildingInformationExtractionBasedonAirborneLIDARData单咏华作者姓名:单咏华吉专业: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林大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与应用学指导教师:牛雪峰教授培养单位: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年6月—————————————————————基于机载LIDAR数据的建筑物信息提取研究——————————————
2、———————ResearchonBuildingInformationExtractionBasedonAirborneLIDARData作者姓名:单咏华专业名称: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指导教师:牛雪峰教授学位类别:工学硕士答辩日期:2018年6月3日未经本论文作者的书面授权,依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书面版本、电子版本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对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修改、发行、出租、改编等有碍作者著作权的商业性使用(但纯学术性使用不在此限)。否则,应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3、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研究生院:本人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委托研究生院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希望《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给予出版,并同意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和CNKI系列数据库中使用
4、,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论文级别:硕士□博士学科专业: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论文题目: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建筑物信息提取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2018年6月3日作者联系地址(邮编):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西民主大街938号(130026)作者联系电话:17600342596摘要基于机载LIDAR数据的建筑物信息提取研究摘要“数字城市”作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了新的世界潮流和城市发展的方向。建筑物作为城市地区最主要的地物要素之一,对其信息提取及分析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近年来,许多摄影测量与遥感等领域的学者展开了利用机载LiDAR点云数据(半)自动建筑物
5、信息提取及建模的研究。机载LiDAR是一种新型的主动式遥测仪器,它能够快速直接的获取海量、高精度、高密度的地表三维数据,是一种兼具效率、精度及经济优势的地表三维空间数据釆集技术,因此机载LiDAR数据逐渐成为了建筑物信息提取及模型重建中难以替代的数据源。本文以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的机载LiDAR数据为研究对象,针对建筑物信息提取涉及到的去噪、点云分类、建筑物轮廓线提取以及轮廓线规则化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与试验,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三维格网数据结构对机载LiDAR点云进行组织,分别根据格网间的邻域关系及区域生长算法剔除点云主体外的离散、成簇噪声点。(2)依据规则格网结构选取格网内部
6、最低点,以此为种子点构建TIN得到点云距地面高差,进而通过高差偏度平衡滤波将LiDAR点云分为地面点和非地面点,实现无阈值滤波。(3)利用非地面点云的多次回波信息及高差剔除非建筑物点,以最小二乘的平面拟合检测格网范围内点云的拟合程度,通过联通域检测筛选符合规定阈值面积的建筑物。针对建筑物点云格网边缘误判情况,再次对邻域格网中数据点的高差进行筛选提高分类精度。(4)结合虚拟格网改进传统Alpha-Shape算法数据获取范围,快速生成建筑物点云轮廓线。运用角度变化监测的方式提取建筑物关键点,通过关键点间的轮廓点拟合直线再次相交提高规则化轮廓线精度。将以上算法得到的点云分类结果同商用L
7、iDAR数据处理软件Terrasolid和LiDAR360的处理结果相比较,分类的总体误差相近,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关键词:机载LiDAR,去噪,滤波,建筑物提取,轮廓线规则化I摘要ResearchonBuildingInformationExtractionBasedonAirborneLIDARDataAbstractAstheinevitabletrendofknowledgeeconomyandinformationsociety,"digitalcity"represe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