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含量的测定》PPT课件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PPT课件

ID:37056791

大小:1.18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10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PPT课件_第1页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PPT课件_第2页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PPT课件_第3页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PPT课件_第4页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土壤有机质的测定Yangchg@njau.edu.cn3.1概述3.2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3.1概述1、土壤有机质(OM)的形态。2、OM的含量与分布。3、OM与土壤肥力的关系。4、OM测定方法的比较与选用。3.1.1OM的形态包括三类形态:1、分解很少,仍保持原来形态学特征的动植物残体;2、动植物残体的半分解产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3、有机质分解和合成的较稳定的高分子化合物——腐殖酸类物质。土壤有机质——(除专门研究外)指操作者借助放大镜用摄子剔除动物残体和植物细根后的土壤有机物质总量。问题:如何降低动植物残体对测定结果的影

2、响,提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3.1.2OM的含量与分布含量:%数量级。分布:受生物气候带、质地和农耕措施的影响由北→南,东→西逐步降低。问题:若个别样品有机质含量特别高,原因是什么?中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图3.1.3OM与全氮的关系土壤全氮量(g/kg)=土壤有机质(g/kg)×0.05(或0.06)3.2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类方法(容量法):氧化剂与有机质反应后,测定氧化剂的消耗量或其它物质的生成量。第一类方法:测定CO2的含量干烧法:将样品中有机碳高温燃烧氧化后测定二氧化碳的量。湿烧法:用氧化剂将有机碳氧化为二氧化碳后测定二氧

3、化碳的量。其它方法:反射吸收光谱法——Al-Abbas(1972)证明在0.72μm和0.80μm处的相对反射率和OM含量成正相关;Page(1974)用色差反射计测量的反射比和OM成曲线关系。近红外散射光谱法——1744nm,1870nm,2052nm处近红外散射光谱和OM含量成正相关。(Dald,1986)因缺少对大范围土壤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的评价而未被广泛使用。3.2.1干烧法(测定CO2)的方法原理在一定温度(1000~1500℃)的电炉里高温氧化含碳物质,释放的CO2用适当的试剂吸收后用容量法、重量法、气量法、电导法,或

4、把CO2还原为CH4用气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优点:准确。缺点:操作、仪器要求高,受无机碳的干扰。问题:设想如何用容量法、重量法、气量法、电导法测定CO2的量?干烧法流程图3.2.2湿烧法将C→CO2测定OM的原理土壤与含有氧化剂(重铬酸钾、铬酸高锰酸钾等)、硫酸和磷酸的混合物消化,在煮沸的温度下(180~210℃)可将有机物完全氧化为CO2,用适当的吸收剂吸收后用重量法、容量法等进行测定。优点:结果与干烧法相近,长期被当作测定全碳的标准方法,仪器可在常规实验室组装。缺点:受无机碳干扰,操作技术要求高,费时。1.湿烧法测定CO2的

5、装置2.湿烧法测定CO2流程图有机质测定方法I——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2K2CrO7+8H2SO4+3C→2K2SO4+2Cr(SO4)3+3CO2+8H2O2K2CrO7+6FeSO4+7H2SO4→K2SO4+3Cr(SO4)3+3Fe2(SO4)3+7H2O与干烧法相比,该法只能氧化90%有机碳。滴定酸度:1mol/LH2SO4;突跃电位:0.85~1.22V。问题:1、从反应原理看,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测定?2、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如何?有机碳的氧化校正系数有机质含量的计算:VanBemmelenFactor=1.72

6、4(也有人用1.9~2.5)仪器、试剂、操作和计算1、仪器:控温电炉、油浴锅等。2、试剂:0.8000mol/L(1/6K2Cr2O7)等。3、操作:称100目样0.1~1.0000g→硬质试管→K2Cr2O7标准液和浓H2SO4各5ml→180℃沸5min→冷却后洗入250mL三角瓶至体积60~70mL→邻啡罗啉指示剂3滴→FeSO4滴定由橙黄-亮绿-砖红色。(每批消化同时做空白)4、计算:土壤有机质(g/kg)=c×5(V0-V)/V0×0.003×1.1×1.724×1000/m5、问题:(1)做好本实验应注意些什么?(2

7、)干扰有哪些,如何克服?(3)本法适用于哪些样品的分析?(4)本法还能用于其它样品有机物含量的测定吗?有机质测定方法II——磷酸、铬酸湿烧法方法原理加热条件下,在磷酸、铬酸中,有机质被氧化,生成的二氧化碳被定量标准碱吸收,加入氯化钡使其生成碳酸钡沉淀,多余的碱用标准酸滴定,计算有机质的含量。操作要点方法评述Thankyou!En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