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055789
大小:308.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5-16
《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分析第一节中国光伏发电产业概况一、2010年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分析1、概况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近几年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并在全球光伏市场崭露头角。自2007年起,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跃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厂商超过500多家,85%以上的光伏电池产品为多晶硅电池,电池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40%。SolarBuzz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光伏电池销量超过16GW,其中来自中国的发货量达到8GW,占比接近50%,国内企业晶澳太阳能、无锡尚德均超过美国FirstSolar,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厂商。中国20
2、10年新启动的光伏发电项目大约为50万KW,新增容量超过历史累计容量30万KW。图表:2004~2010年我国太阳能电池装机情况数据来源:盛世华研我国光伏产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外依存度高。我国光伏产业是一个近乎完全依赖国外市场拉动而存活的产业,各环节都有相当大的进出口贸易,最主要的是我国光伏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从原料贸易来看,我国需要进口大量的硅材料;生产环节需要进口先进设备、引进国外技术;在销售环节,我国95%的光伏发电设备出口国外。从产业生命周期来看,我国光伏产业中的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处于初创期,光伏电池制造处于成长期,而下游的系统集成应用
3、刚刚开始进入初创期,尤其是国内的并网发电。图表:中国太阳能产业生命周期分析数据来源:盛世华研2、我国光伏产业结构分析(1)上游-晶硅、硅锭及硅片制备在整条产业链中,上游的晶体硅制备、切片环节技术门槛最高、利润回报最大。但是我国光伏产业上游环节,长年“受制于人”。虽然近几年在光伏市场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国内企业开始投资建厂,高纯多晶硅材料的生产技术有所提高,但依赖海外市场的困局仍没有明显改善。目前中国的光伏产业链上游,已投产的多晶硅企业有10多家,硅片企业有60多家。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多晶硅的产能分别达到1093吨、4685吨
4、和20357吨,2010年产能和产量有望分别超过8万吨和4万吨。但我国多晶硅生产技术与国外仍有差距,全国1级品现货数量十分有限。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前11个月,我国累计进口多晶硅多达41898吨。从进口来源看,美、德、韩3国进口额占到多晶硅总进口额的85%。图表:2010年前11月中国多晶硅进口量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盛世华研行业研究部整理最近几年,我国硅锭/硅片生产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制造技术较成熟,产品质量与国际基本持平,拉棒、切片的相关设备也已经全部国产化。但由于对多晶硅原料的高度依赖,部分企业开工率不足。2009年全球的硅片产
5、能约为10.7GW,其中中国的硅片产能约为4GW。2010年全球硅片产能预计将增长到17GW,中国硅片产能将增长到约7GW。(2)中游-电池制造及组件封装目前,中国光伏电池企业有60多家、组件企业330多家,光伏企业的产能也在迅速扩张。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自2007年起跃居世界首位,2009年占全球总产量的40%。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2010年1-8月我国光伏电池累计完成产量296.2万千瓦,同比增长200.4%。与国外厂商相比,成本及芯片转换效率是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电池芯片的转换效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且具有低成本优势。不过在目前供
6、不应求的局面下,国内企业的优势不能完全体现。图表:2004~2009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情况数据来源:盛世华研我国太阳能电池领域的代表性企业有无锡尚德、天威英利、晶澳太阳能、林洋新能源、天合光能、特变电工、风帆股份等,多数企业已在美国上市。2010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无锡尚德、天威英利、林洋新能源等第三季度营业收入都呈增长态势。龙头企业无锡尚德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57%。图表:太阳能电池代表企业竞争态势图数据来源:盛世华研由于硅材料的供需矛盾,能否获得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成为众多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厂商关心的核心问
7、题。各企业争相与国际多晶硅大厂商合作,以保证充足及稳定的原料供应。天威英利是国内各厂商中硅料最有保证的企业之一。天威英利与国际生产商长期合作,国外第二大多晶硅生产商Wacker从2009年到2017年将向天威英利提供总计约1200MW的硅料;国内的新光硅业从2008年起,也开始向天威英利长期供货,成为其最重要的供应商之一。晶龙实业集团-中国最大的硅片加工中心,与世界上最大的多晶硅材料商美国Hemlock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中国境内唯一一家直接与之签订多晶硅材料供应合同的企业。(3)下游-系统集成应用太阳能发电产业的下游是系统的集
8、成运用,主要包括并网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它是连接企业、市场及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产业链整体价值的主要环节。但是,中国光伏产业链上最薄弱的环节就是下游的系统集成运用,国内市场的开发才刚刚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