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苗机插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群体特征的影响

钵苗机插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群体特征的影响

ID:37028441

大小:2.77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5-15

钵苗机插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群体特征的影响_第1页
钵苗机插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群体特征的影响_第2页
钵苗机插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群体特征的影响_第3页
钵苗机插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群体特征的影响_第4页
钵苗机插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群体特征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钵苗机插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群体特征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AM单位代码:10364密级1:学号:3720006在撖雇it大f学位论文钵苗机插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群体特征的影响EffectofSeedinuantitontheRicePoulationgQyp-Mach-nCharacteristicswithBowlSeedlingineTranslatedp研究生:桂文斌指导教师:武立权教授申请学位门类级别:农学硕士专业名称: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研宄方向:作物高产栽培生理生态所在学院:农学院答辩委员

2、会主席2016年6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一。与我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文綠研宄生签名;橡时间:年f月友曰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安徽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

3、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安徽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根夂欠袁研宂生签名:时间:年6月?曰一导师签名第:时间:年6月名日摘要本试验于2014-2015年在庐江县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538和中穗型常规粳稻镇稻18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品种,副区为播种量。试验系统比较了不同播量条件下秧苗素质、物质累积及叶面积特征、光合生理特征、株型性状、灌浆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等方面,研究钵苗秧盘每孔播种量对水稻秧苗素质、群体特征

4、以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如下:1、两品种每穴播种量最少的A1处理(甬优538为1粒/孔)与B1处理(镇稻18为3粒/孔),均表现为地上部分苗高茎基宽,整体干物质重量高于其它处理。A1株高和茎基宽宽大于其它处理分别为15%~35%、20%~36%。B1相比于其它处理,株高和茎基宽大约6%~13%、17%。地下部分根数与新根数较多,在移栽当天,A1根数为24.2,A2、A3、A4处理分别为19.4、13.4、12。B1根数为17.4条,B1、B2、B3处理分别为15.8、14.8、11.8。播种量较少的处理表现为返青活棵快,且分蘖优势明显,分蘖出现早,表现出较优越的秧

5、苗素质。A1与B1处理相较于其它处理分蘖高峰时间推迟5天。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叶片光合能力随每穴播种量的增多而降低。2、两品种水稻灌浆速率具有慢-快-慢的趋势,均在开花后第14天至21天期间灌浆速率急剧增加,之后灌浆速率降低。播种量与抽穗-乳熟和抽穗-成熟的输出率呈现负相关趋势,即播种量越大,单茎输出量越小;在转运率方面,A1转运率高于其它处理3%~26%,B1处理高于其它处理约9%。3、通过倒伏指数法计算抗倒伏指数,倒伏指数越大,抗倒伏能力越差。两品种在第一节间、第二间接与第三节间的倒伏指数总体呈现随着播种量的增多而增加的趋势。A1处理在第一节间、第二节间及第

6、三节间的倒伏指数分别低于其它三处理约19~30%。B2处理低于于其它三处理约9~45%。可得,钵苗栽插水稻在成熟期的茎秆强度随着每穴播种量的增加而减弱,且其强弱与前三节间联系较为紧密。4、在产量构成因素中,结实率与千粒重差异不显著,每穴不同播种量主要通过调控单穗总粒数与每亩有效穗数调控产量。播种量较少的处理表现为穗头大,群体有效穗数低。A1总粒数高于其它处理24~36%,B1总粒数高于其它处理7~16%,但群体有效穗数均少于其它处理,有效穗数A1少于其它三处理5~14%,B1则少于其它三处理4~8%。两因子综合作用下,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538A2处理下亩产最高,达

7、到820.94Kg/667m2,相较于A1,A3,A4三处理分别高出0.5%,5.8%和8.9%。中穗型常规粳稻镇稻18B2处理亩产最高,达到726.37Kg/667m2,分别较B1,B3,B4三处理高出0.7%,6.5%和7.1%。A1与B1处理群体小、有效穗数较少,无法满足高产需求。综上所述,播种量越少,秧苗素质越高,越有利于个体高产潜能的发挥,但播I种量过低,导致群体有效穗数较少,无法满足高产所需的群体有效穗数。就本研究而言,在钵体苗栽插方式下,大穗型杂交粳稻每穴播种量为2粒(用种量约0.74Kg/667m2)、中穗型常规粳稻每穴播种量为4粒(用种量约1.7

8、6Kg/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