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课备课资料2

16课备课资料2

ID:37021503

大小:154.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14

16课备课资料2_第1页
16课备课资料2_第2页
16课备课资料2_第3页
16课备课资料2_第4页
16课备课资料2_第5页
资源描述:

《16课备课资料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备课资料九江市一中周明学2012、4、19课程标准: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指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如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等。新闻信息是指新近发生的为公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信息。现代社会中,一般认为,报纸、杂志是最早的公众传媒,被称为第一媒体;广播,被称为第二媒体;电视被称为第三媒体;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体”。大众传媒的功能,

2、一般认为有:信息传播、舆论监督、文化传承和娱乐休闲等。先厘清几个问题。关于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一般有两种观点:(1)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的《邸报》和古罗马帝国的《每日纪闻》刊登的帝王旨谕、百官奏折、官吏升降、军政要报等等,是人们关心的新的事实,具有新闻性,因而是最早的古代报纸,是新闻传播工具的始祖。二者都是官方报纸。《邸报》在官员中传阅,面向小众;《每日纪闻》则面向一般民众。邸报作为报纸,最早出现在西汉初期。现存最早的报纸是如今藏在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的敦煌唐归义军《进奏院状》,距今已经1100多年了。自汉、

3、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但发行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进奏院状”“状报”之称,其中“邸报”是其中最通用的叫法。清代中期,“京报”一词逐渐取代“邸报”“邸抄”,成为朝廷官报的固定名称。有人认为,具有固定名称,是中国古代报刊从原始形态向近代形态过渡的标志之一。北宋起,民间开始有报纸,称为“小报”或“新闻”,但受到当时官府的查禁,中国的新闻检查制度是发轫于宋代的。明朝中叶以后,北京、南京等地获准成立民办报

4、房,选录内阁发布的官文报,印刷成册,公开出版,称为“京报”。这些报纸除照录上谕、奏折、皇帝起居及官吏任免奖惩消息外,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没有评论、广告及其他副刊文字,不同于近代的报刊。(2)一种观点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报纸诞生在17世纪初。如荷兰的安特卫普的《新闻报》(1609年)、德国的《通告报》(1609年)、英国的《每周新闻》(1621年),以及法国的《报纸》(1631年)。中国近代报刊起源,最早不会超过19世纪。不论以哪份报纸为开端,中国近代报纸的发轫,均晚出西方(主要指欧洲)200多年。著名学人唐振常

5、先生说:“中国报业史的作者们,论述国内报业兴起,往往夸古以饰今,把报纸的起源作无限制的延伸,事涉荒诞,人莫我信。且勿论‘宫门抄’、‘邸报’之非中国报纸祖先,即使晚近……中国人起而自办了大量的印刷物,或称作‘报’……其实质不是今天严格意义上的报纸(新闻纸)……中国之有报纸,远较西方历史为短”。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也说:“中国很早便有了印刷术,但专为印刷而设计、并且只有通过印刷才可能制成的印刷品,特别是报纸和期刊,最早仅出现于西方。”关于中国报纸晚于欧洲的原因:参考宋石男、蒋晓丽《中国近代报纸发展滞后原因新论

6、》(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04期)等文,其原因有:(1)雕版印刷术的阻碍(技术条件)从技术角度看,雕版印刷术是最大的瓶颈。雕版印刷费工费时,雕版宜于存版重印,许多经典古籍都是雕版印刷。而报刊是一次性印刷品,印后不再重印。由于速度、经济的制约,雕版印刷不适宜于报刊印刷,采用活字版印刷方为上策。自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发明全套金属活字印刷系统以来,西方出版界就广泛应用此种技术,1448-1450年,欧洲246个城市建立了1099个印刷所,印刷了4万种共1200万册书。它的特点是成本低

7、廉,印刷迅捷,完全符合现代报刊的出版要求。而在中国,一直到晚清,活字印刷却始终没能进入主流,精美但费时费钱的雕版印刷,始终占据强势地位。由于士大夫的雕版审美情结和活字技术改良实践的匮乏、排版成本高等,从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到19世纪近代活字印刷术从西方再度传入中国的八九百年中,在中国,活字印刷的书籍不到雕版的百分之一。要用雕版技术来印刷现代报纸,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雕版费时,在明清时代,一名刻工雕一部12万字的书籍,需要500个工作日。其次,雕版印刷物价格昂贵,比如有记载的一部明代大众读物《新镌陈眉公批评

8、春秋列国志》,1000多页,就要纹银一两,而当时一两银子可买白米4石(240公斤)。按此比例,一份数十页的“雕版印刷日报”,价格至少接近1钱银子,也可以买24公斤白米了,普通市民阶层,肯定是不太乐意购买的。而在欧洲报纸的萌芽阶段,应用金属活字印刷的一份报纸,定价不过1个铜板左右。18世纪前后诞生的,在大众传播史上有特殊地位的“廉价报纸”,有些定价仅为1分钱。报纸只有依靠低廉的定价,才可能吸引广大市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