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

ID:37016212

大小:2.15 MB

页数:99页

时间:2019-05-10

上传者:U-145848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评课的理论与实践昆明市盘龙区金康园小学李雪菲2010年3月29日 前言教学是一门艺术。评课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该体现一定的艺术。 为什么要评课?评课的标准是什么?怎样评价一堂课?评课要注意什么?二、评课 为什么要评课? 一、评课的含义课堂教学评价亦称评课,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课就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其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 具体说,评课是我国中小学学校开展教学研究的一种最普遍的形式。是教研组集体备课,以老带新,以及研究改进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评价的主要方式;也是我国开展教师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成功经验。 二、评课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八十年代以前:定性评价八十、九十年代:制定各种评课标准九十年代末:将案例研究的方法和现代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研究 三、评课的意义“听课是一种感性认识,评课是一种理性认识,盲目听10节课,不如听后认真分析好一节课收获大。”评课是听课的升华,没有评,听就失去了意义。 (一)有利于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促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让教者的教学个性由弱到强,由不成熟到成熟,使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养。通过自我反思、对他人的反思、集体的反思,互帮互学,可以使评课对教师产生巨大的作用,从而使教师得到感悟、得到启示,甚至产生认识上的飞跃,从而促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有利于加强教师交流、合作,集思广益,促进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最有意义的评课是: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利用合作研究教学的有效形式,分析教学的得失,探究改进教学的方法。长此以往,学校的课堂教学将越来越接近于理想的境界。 (三)有利于探究课堂教学策略,建立优化的教学模式。科学的、先进的教学模式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是对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后创建的。探讨建立符合现代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细致地深入地研究,听课、评课是开展集体教学改革,探索教学策略的必不可少方法。 (四)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改善学生的学习活动。以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正言行。 评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好课的标准。专家这样认为: 叶澜(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所长,“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开创和引领者)“五个实”(1)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2)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3)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4)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5)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被誉为“贴近学校,聚焦课堂,关注教师,引领学术”的人。)“十化”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主动化、师生互动的有效化、学科教学的整合化、教学过程的动态化、教学资源的优化、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教学策略的综合化、教学对象的个别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崔允漷(教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课程与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文喆("北京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指导小组组长、北京教科院副院长文喆)学习内容要适切,学习环境应力求宽松,学习形式应多样,学习组织过程要科学,学习活动评价应有较强的包容性。 美国“教育多元化与卓越化研究中心”“有效教学”的标准包括:(1)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2)语言发展:通过课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3)情境性学习:教学联系学生真正的生活,促进创造性学习的理解;(4)挑战性教学:教学应具有挑战性,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5)教育性对话:教师通过对话进行教学,特别是进行教育性对话。 结论1“好课”的标准是相对的。不同的评价主体与客体、不同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都会形成不同的评价标准。 结论2在差异中拥有的共性反映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的趋势:(1)评价对象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以往侧重教师的教转向面向教学结果的同时考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关注知识的掌握转向关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2)教学评价既关注“有效教学”结果的达成,也关注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状态表现;(3)强调评价标准从单一性走向多元性,从静态性走向生成性;(4)教学评价的效用主义倾向日渐凸显,开始从关注教学效果转向追求效果与效率的统一。 从学生眼中找寻好课标准《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日第5版“从学生眼中找寻好课标准”河北省衡水市南门口小学:课上得好不好,归根到底应该由学生来评价。学生认为爱听或不听会后悔的课就是好课。 怎样评价一堂课? 一、评课应遵循的原则。(1)实话实说原则。实话实说对于听评课教师来讲,是一种很重要的责任心问题。它是执教者与其他与会者学习借鉴的一个机会。只有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评课才有实在的意义。 一、评课应遵循的原则。(2)“心理零距离”原则。评课者要站在执教者与帮助促进者的角度去分析考虑问题,给执教者以中肯的指导意见,特别是要用一种十分诚恳的态度去评课。 一、评课应遵循的原则。(3)突出重点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抓住重点部分详尽地谈。 一、评课应遵循的原则。(4)激励性原则。评课的最终目的是激励执教者(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尽快成长。 一、评课应遵循的原则。(5)因人而异原则。年龄差异。性格差异。素质差异。 一、评课应遵循的原则。(6)艺术性原则。评课要讲究艺术,掌握心理学理论,掌握“谈话”的策略,不以成败论英雄,而且要注意评议的尺度,从帮助、教育、促进的角度去考虑,把课评足,对事不对人。 二、评课的形式(1)个别面谈式。(2)小组评议式。(3)书面材料式。(4)调查问卷式。(5)陈述答辩式。(6)点名评议式。(7)师生评议式。(8)专家会诊式。(9)自我剖析式。 三、评课的内容(一)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题外话:西方教育界对中国(东亚)数学教育的完全否定与严厉批判。国内课程改革的主要矛盾之一: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系? 近年来多次大型国际测试后的深刻反思:“中国学习者悖论”。一种较为落后的数学教学怎么能产生较好的学习结果?两种可能:1.测试不能如实反映学生的情况——课程改革对评价方式的关注及改革力度。2.深入研究中国(东亚)的教育是否也包含一定的合理成分,而且,正是这些合理成分导致了所说的较好结果。 香港大学梁贯成先生提出忠告:面对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我们面对的一种危险是落后于其他国家,进而在越来越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落败。但是,另一种危险是我们简单的跟随国际潮流,结果丢掉了我们自己的优点。在我们的文化中,长期存在的弱点需要巨大的勇气来改变。但是,我们需要更大的勇气来抵制那些在“发达”国家中正在发生的变化,并且坚持一些传统价值来保持我们的优点。最为困难的是区别什么应该改变,而什么又不应该改变! “双基”教学原理的含义是: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谋求发展和创新。在三维目标这个整体中,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既是教学的基石,又是教学的载体。 (一)评教学目标首先,教学目标制订来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案例1: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意义……2.能说出经过时间……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刻。2.在探索数学问题中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从小培养学生守时的习惯,懂得珍惜时间。案例1:我们赢了【二年级上册】 对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通过学习是否达到:识记、理解、应用;通过练习、训练,学生能否按程序完成某项任务;是否能熟练使用某种工具。对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评价学生是否经历、探究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应用、领会、掌握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学生能否主动参与、积极反应;学习过程是否身心愉悦;能否将具体的现象、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 传统教材:直接在学习自然数序数的含义,即“第几个”的教学活动中加以应用。现行教材:增加图形与位置的学习内容,把上下、前后、左右作为教学内容。目的:为了通过发展学生的方位知觉来帮助学生认知物体的相对位置,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学要求: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案例2:左右【一年级下册】 ○的左边有()个△,右边有()个△。叔叔拿杯子的是()手,拿酒瓶的是()手。小熊的左边有2个笑脸还是3个笑脸? 儿童形成左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比较固定化的辨识自己的左右方位(5~7岁)第二阶段:初步、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7~9岁)第三阶段: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9~11岁)实验结果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自然而然地进入掌握左右概念的第三阶段。 因此,一年级学生只要初步认识、掌握左右的相对性即可。即:能正确判断它对面人的左边、右边即可。 (二)看教师——关注教的过程——重视教的结果1.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资源教材的使用和处理:能否根据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组织与处理,使教材成为学习过程的重要(不是唯一)资源,要用好教材,但不是教好教材。 能否恰当地补充教学材料;能否把当时、当地及学生身边的事例、现象巧妙地引入到教学中;能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案例3:我们赢了【二年级上册】用时代的眼光替换教学载体。将申奥成功更换为“神州六号”的发射成功。 案例4:可能性【三年级上册】片段1师:我在进教室之前你们一定在琢磨今天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给你们上课,对不对?生:对。师:在你们的想象中,可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给你们上课呢? 生1:我想可能是一位男老师。生2:可能是一位女老师。因为教我们的老师中女老师多。生3:可能是老老师,因为教授都是老的。……师:实际上,给你们上课的老师有可能是年轻的,也有可能是——?可能是男老师,也可能是——?那你们说,是年轻的老师好?还是年老的老师好?(大部分学生说年轻的老师好)师:老师——老师,不老怎么当老师呀!……教师板书:可能与一定。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师:刚才同学们和老师说“再见”,大家说我们是可能再见呢,还是一定再见?生1:可能再见。生2:可能再见,也可能不再见,但我希望和老师一定再见!师:说得好,的确是可能再见,也可能不再见。但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希望再次见到你们,再次和你们一起上课! 案例5:送温暖【三年级上册】 案例5:用完善的眼光弥补教材不足。【三年级上册】两种方法:练习巩固复习导入 2.评教学程序(1)看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好。 案例6:利息【九义教材第十一册】学生第一次看书自学相关内容。教师出题:小红于2002年7月存入1000元钱,存期2年,年利率是2.28%,到期时,小红一共可以取出多少钱?学生列式为:1000+1000×2.28%×2引导学生第二次看书,自主发现问题。更正为:1000+1000×2.28%×2×(1-20%) 案例6:利息【九义教材第十一册】张大伯去年1月1日到银行买了1000元国债券,存期1年,年利率是2.98%,到期时张大伯共取回多少钱?学生应用上面的方法很快列出算式:1000+1000×2.98%×2×(1-20%)教师在旁边列式:1000+1000×2.98%×2引导学生第三次看书,独立判断出正确的算式。 三次看书的目的:第一次:学生知道了计算利息的公式。第二次:学生知道了利息要交纳利息税。第三次:学生知道了国债不需要交利息税。 (2)看课堂结构安排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a.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b.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c.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d.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e.计算非教学时间。 3.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不存在能实现各种教学目标的最佳教学策略。没有单一的教学策略能够适用于所有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对所选用的教学策略出现的不协调,及时给予相应的调整、补充以至创新。 1.教师是否尊重每一个学生?重视每一位学生?是否创设了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环境? 案例7:《百分数的意义》讲台上放着三个透明杯子,里面分别放了10克、20克和50克的水。老师用汤勺向三个杯子里加糖,糖的数量依次为2克、3克和5克。师: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个杯子里的糖水更甜些呢?      (生说。)其中有一个学生:让我上来喝喝就知道了。A教师:你就知道喝。老师是让你用数学的方法去判断。哪位同学来说?B教师:很好!这种方法最简单易行了。除了用口尝外,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哪个杯子里的水更甜些呢? 案例7:《百分数的意义》A教师注重的是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状态以及经验状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我们牢牢记住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一句话吧:“儿童回答教师提问的精确性,主要取决于儿童自己的经验的逻辑性,而不在于事物本身的逻辑性。” 2.教师是否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指导:(1)教师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2)教师在学生学习方法方面做了哪些指导? 案例8:《角的认识》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角。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呢?生:黑板上; 生:钟面上……生:还有墙角、桌角。A教师:那是角吗?请你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看清楚后,再回答。B教师:你看这位小朋友可真会联想。讲到角,就想到了我们的墙角和桌角。这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词语啊! 案例8:《角的认识》让我们来观察比较一下,这里的角和我们今天学习的角,有没有什么不同呢?生观察并回答。师:是啊!它们两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有很多的不同。大家看,从一个墙角上,可以看出几个和我们书上画的一样的角呢?      生:三个。师:从一个桌角上看呢?      生:也是三个。…… 学生头脑中已经有着许多和“学校数学”内涵不同但名称相同的概念,有着很多被称为“日常数学”或“民俗数学”的知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就必须要研究这些知识,了解孩子们已有的实际认知结构,并努力地促进二者的相融,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案例9:《加和减》师:13-9等于多少呢?小朋友们算算看。      生算。师:谁愿意来交流一下?生1:我一个一个地去减,最后剩下4个; 生2:我先从10个里面减去9个,……生3:我先减去3个……生4:因为9+4=13,所以……A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好,就按照你们喜欢的方法,再计算下面的题目:15-9    17-9 案例9:《加和减》B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算起来更简单些呢?谁来说说。     生说。师:小朋友们都发表了各自不同的意见。这样吧,老师有个建议,下面这道题15—9=?,你们试着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去算,然后再看看自己最喜欢哪种方法,好吗?…… 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给每个孩子以更大的空间,将自己的算法个性化地表达出来。这种个性化的算法,与孩子的经验是紧密相联的但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是远远不够的。试想,一个孩子如果不去思考、比较和体验其他同学的算法,而只是满足于自己的最初经验之上,他的思维能得到发展、能力能得到提高吗?从经验出发的同时,还需思考怎样让经验得到提升,这是数学的本质所在。 3.教师是否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了有利于思考、探索、创造的学习环境? 案例1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片段1创设问题情境:一袋豆浆0.5元,1.5元可以买几袋?生:(异口同声)3袋。师:能列出算式吗?师揭示课题。 案例1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片段2师:1.5÷0.5=3,你是怎样想的?生1:因为3个0.5元是1.5元,所以1.5÷0.5=3。生2:我把它看作15÷5=3。师:这样想的根据是什么?生:商不变的性质。师:这几题你们会算吗?3.2÷0.40.78÷0.030.81÷0.9 案例1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片段2学生很快说出结果及思考过程。师总结:你们刚才在口算时,都有什么相同的想法?生:都是把它们看作是整数,再去除。师:把什么看作是整数?生1:除数和被除数。生2:除数。师:为什么?…… 4.教师是否关注了课堂上的“生成”?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辩证的角度看,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 1.钻研教材,做好“预设”。 案例11:我们赢了【二年级上册】在执教读“3时50分”时,学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甲读为“3时50分”,乙读为“4时50分”。教师此时采取的策略为:①让两个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理由。②教师让全班学生做判断,“你们同意谁的意见?” 2.选择“预设”,灵活“生成”。 案例12:路程、时间与速度【四年级上册】……提出问题“汽车一小时行的千米数叫什么?怎样表示?”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第81页。学生回答:“汽车一小时行的千米数叫时速”。教师让该生坐下,并对他说“我们看书一定要仔细,请你再认真读一读书上的话”。 3.放弃“预设”,创造“生成”。 案例1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在课始让学生判断三个不同形状(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面积谁大?引导学生利用数小方格来试图达到三个三角形面积都相等的结论。可学生在汇报时连续站起三个学生都回答“不相等”。教师带领学生逐一去数每个三角形的小方格数,花费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才完成这一环节…… 4.评教师教学基本功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看教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 4.评教师教学基本功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首先,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评教师教学基本功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等熟练程度。有的还要看教师对实验的演示时机、位置把握得当,照顾到全体学生。课上演示和实验操作熟练准确,并达到良好效果。 (三)看学生——关注学的过程——重视学的结果1.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1)学生投入了多少热情?(2)学生是否有了兴奋与喜欢,渴望与需要?(3)学生是否通过学习活动建立了自信? 2、学生是否感受、体验、经历了数学思考的学习过程?(1)面对不同问题情境,能否从数学角度去观察?(2)面对不同问题的挑战,能否从数学角度去思考?(3)面对不同的数学知识,能否从数学思考方法的角度理性地认识数学规律? 3.学生是否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1)学生能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2)学生能否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完成任务?(3)学生能否倾听,接纳他人的意见?(4)学生能否主动反思、接纳他人的意见? 4.学生通过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能力?(1)学生获得了哪些知识?(2)学生获得了哪些学习数学知识有效方法和策略?(3)学生能否在学习活动中借助身边资源解决问题?(4)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创造潜能是否得以发展? (四)看教学效果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都能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评课要注意什么? 一、评课的过程1.课前准备(1)在掌握教学常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课程标准,尽量了解数学学科教学现状,熟悉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2)明确听课性质与课型。(3)熟悉教材。(4)了解授课的教师和学生。(5)选择听课记录的方式方法。 2.观察与记录(1)课前的观察观察学生的状态。与任教教师攀谈,了解有关情况。与学生攀谈,了解其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及其他情况。选择自己要坐的位置。 (2)课中的观察与记录听课者与教师在课堂观察中应有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个焦点就是课堂上学生的状态,任何教学效果都必须通过调控学生的状态才能实现,而不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直接结果。 (1)边听边记,对重点的内容,有创意的环节,记录得越详细越好,特别是师生互动情境,这样会有较强的说服力。(2)边听边记边想,随时写出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当时的感受。(3)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一员,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当学生开始探究活动的时候,到学生的小组中去,听听他们说些什么,看看他们做些什么,问问他们想些什么。这是一笔非常有价值的评课资源。 3.课后评议要拟好评议提纲。提纲主要内容:本节课的主要优点、经验或特色是什么?本节课的主要特点或不足或需要探讨的问题是什么?你的建议是什么? 二、评课易犯的错1.重听轻评2.敷衍了事3.平淡肤浅4.面面俱到5.参与面窄 那么,如何看待评价一堂数学课的标准呢?我们认为要一分为二的对待。既要有一定的标准,在一些最基本的视野上(如前面所概括的4个方面)达成一定的共识;又要淡化标准,在常规的评价上突出亮点,抓住重点;并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与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以及评价理论的泛化,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师生共成长,促进听与评双赢的有效形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