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响水县实验中学2015年秋初二学情监测物理试题

江苏响水县实验中学2015年秋初二学情监测物理试题

ID:37007026

大小:91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2

江苏响水县实验中学2015年秋初二学情监测物理试题_第1页
江苏响水县实验中学2015年秋初二学情监测物理试题_第2页
江苏响水县实验中学2015年秋初二学情监测物理试题_第3页
江苏响水县实验中学2015年秋初二学情监测物理试题_第4页
江苏响水县实验中学2015年秋初二学情监测物理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响水县实验中学2015年秋初二学情监测物理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响水县实验初级中学2015秋学期学情监测初二物理试题命题人: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及答题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非选择题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纸上一、选择题(15×2′=30′)1.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铃声能传递能量C.铃声属于噪声D.铃声能传递信息2.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

2、的吗?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3.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4.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人们常佩带耳罩,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C.

3、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D.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6.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7.下列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8.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A.熔化和汽化都吸热B.熔化和汽化都放热C.熔化放热,汽化吸热D.熔化吸热,汽化放热9.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

4、合理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是39℃B.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70℃10.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11.下列关于使用酒精灯的做法中错误的是12.如图为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A是晶体,物质B是非晶体B.物质B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需要吸热C.物质A熔化时温度不变,不需要吸热D.15min时,物质A处于固液共存状态13.

5、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14.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图(3)中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15.甲、乙两盆水中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两盆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B.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的高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D.条件

6、不足,无法判断二、填空题(22×1′=22′)16.校元旦晚会上,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传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减弱噪声。17.(2分)盘点2014年世界航空业,各国空难频发.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则需经过▲秒才能接收到信号.18.如图甲,将刚敲响的音叉接触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声音

7、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不能/也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图乙中,敲响右边音叉,看到左边音叉旁的乒乓球也被弹开.若在月球表面上做甲图和乙图所示的实验,则观察到的现象与地球表面的现象相同的是装置▲(甲/乙/甲和乙/都不一样).19.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象光一样可以发生▲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