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壁画图案对平面设计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壁画图案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张成禄南通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摘要]
[关键词]敦煌壁画边饰纹样塑造作用及设计经验探究 □陈妍言 《装饰》2006年第09期 内容摘要:本文从敦煌壁画入手探究边饰纹样四个方面的塑造功能,并希望能从边饰纹样研究拓展为对传统设计 经验的学习与探究,实现设计手法的创新。 关键词:边饰纹样敦煌壁画塑造作用设计经验 敦煌壁画现存4.5万平方米,不论是早期的整幅构图,还是三栏或者连屏式构图,都是利用边饰、藻井等图案把佛传图、说法图、经变画等主题,清晰完整、丰富饱满地表达出来,这就是边饰纹样在敦煌壁画中的塑造作用。 一、在完整壁画内容中的作用 从
2、北魏时期开始,敦煌佛教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便已形成,并一直延续以生动活泼的艺术创作结合庄严肃穆的佛经内容所产生的“静中有动”的艺术风格。宋代第26窟西壁南侧(净土变),主要位置和大面积内容为画中主题“佛与菩萨”的形象,以神圣的佛和菩萨所特有的庄严面貌表达了佛教的肃穆主体。图案四周是由布满小花纹、半花纹的菱形和三角形共同组成的边饰纹样,虽然是几何式构图,但对空间做到了充分利用,并且两种花纹的反复出现在最大限度上为壁画主题营造了繁华似锦、勃勃生机的氛围,使庄严主题的画面产生了活泼的情趣,增加了生机。现代壁画设计虽然已没有单纯意义上的边饰纹样,但小面积纹样的处理也是壁画梳理内容和深化主题的有力工具。其
3、它设计中也在色彩和图形的呼应上有着具体体现,有时这些小的点和边却能成为整个设计的点睛之处,这也是设计细致的体现。 二、秩序感和空间感的塑造 五代第17窟的边饰图案对壁画幅面的分割和主题表达有着较为直接的作用。该窟室内景边饰清晰可见,不仅使壁画主题界限分明,更加突出主题,而且其简单划一的带状连续纹产生了很强的秩序感和空间延续感,形成了明朗、和平、善良的宗教情感。第17窟的边饰合理利用了空间,使壁画与石窟完美结合,进一步来说,它也起着向导作用,随着石窟的结构左右连贯,引领着朝拜者理解和领悟壁画内容。同时,它又是对系列壁画内容的梳理,使佛传故事得到更加有效的传达,与现代设计中导向性标识有异曲同
4、工之处。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现代信息爆炸时代,设计元素庞杂,越来越需要秩序和空间的营造,它可以梳理各种信息元素,从而更有效率地传达信息,这也是信息多元化展示的必然结果。 三、装饰和运动感的建立 边饰图案中的忍冬纹,是各地北朝石窟中常见并在莫高窟中格外突出的一种纹样。造型简洁朴实,自由活泼,变化多姿。西千佛洞第7窟西壁、北壁下部的忍冬纹选用厚重的单叶波状式样,与力士厚实身躯体现的无限力量相得益彰,不仅与力士装饰带和千佛元素的排列形式和谐统一,而且其波形的运动趋势更增加了整幅壁画的运动感,并起到协调上下两部分的作用,再加上土红色底的衬托,给观者以单纯、朴实的美感。我们的世界就是被这些美陶冶着、
5、装饰着,而且现在人们对装饰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正因为如此,才更体现出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四、三维边饰图案体现的创新手法 从天宫凭栏纹饰可以看到边饰对壁画三维空间的塑造和鲜明建筑性的体现。天宫凭栏纹饰主要绘制在窟内四壁上部,此凭栏装饰(如今天的高楼阳台)联台作凹凸状,凭栏画为条形砖和主形花纹砖。如隋代西千佛洞第8窟西壁上部的色彩和形状的变化遵循着透视关系,使二维壁画表现出三维效果。一方面既是对现实生活中建筑的引用,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另一方面,不同维度空间的错落表现也是对壁画艺术表现手法的突破。因为壁画绘于洞窟的墙壁上,受建筑功能的限制——必须依壁绘制,
6、然而天宫凭栏纹饰的出现打破了这种限制,是对石窟内部视觉上的人为改造,体现了当时艺术家和工匠高超的智慧,也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实际上,这种边饰图案的装饰手法是与壁画中亭台楼阁的立体表现相呼应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空间感觉的追求,对创作方法的探索,与埃舍尔的作品对矛盾空间的表现如出一辙,是对陈旧图形进行创新的一种方法,并且在设计中被广泛运用。 结语 本文主要论述了敦煌壁画边饰纹样在对壁画表现上起到的重要作用,包括完整壁画内容,秩序感和空间感的营造,浓厚装饰和运动感的建立,以及三维图案的创新手法等四个方面。它们像相互交织的几条脉络一样梳理和表达着壁画,虽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
7、的内容,有着不同的表现,但是对壁画的作用却是生动的、热情的,并充分体现着高超的智慧。对现代设计来说,没有纯粹意义上的边饰纹样,相对于国际化趋势的现状,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大工业时期简洁的表现手法,而转入向传统学习,一方面寻求设计元素,一方面汲取丰富的传统设计经验。在这种情况之下,边角之处的处理,虽然有时微不足道,但却有着丰富内容,梳理、深化主题等功能作用,是传统设计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