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82616
大小:217.7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03
《《匆匆》(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畅言教育《匆匆》教案霍山县城西小学徐红卫◆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文中多处运用比喻,使时间变得可以感觉,形象而又真实。【知识与能力目标】1、
2、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畅言教育【过程与方法目标】1、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介绍作者,便于学生的理解; 2、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读中思考、领会,再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出示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文,感悟时光匆匆,懂得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同时体会散文的语
3、言美。◆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语句,体会表达效果,并体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难点】◆课前准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优美语言。;1、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3、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教师谈话: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你
4、们知道他是谁吗?2、课前搜集资料,你对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畅言教育3、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一位诗人、学者,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他为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他的散文被称作“美文的典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5、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朱自华,江苏扬州人。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1933年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任教
5、。24岁时,就写下了经典作品《匆匆》。朱自清有著作27部,共长约197万字,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他著名的诗集有《踪迹》,散文集有《背影》、《你我》、《荷塘月色》、《匆匆》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听课文录音:(1)说说课文讲得是什么内容?(2)你在预习过程中碰到什么问题?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3、读下面词语,联系课文说说下面的意思。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伶伶俐俐挪移遮挽叹息徘徊蒸融痕迹4、出示文中的叠词“匆匆
6、、斜斜、默默、白白、茫茫然、轻轻悄悄”。读词后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这些叠词的作用。 5、指生朗读自己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 6、默读课文,思考:初读课文,你读懂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畅言教育1、谈话过渡:作为一篇传世佳作,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文中语句饱含哲理、耐人寻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匆匆》,走近朱自清,去欣赏、品味、感悟、思考这优美的语言。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
7、在旁边标注上你的感受体会,一会儿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先把自己标画下来的句子,读给大家,然后谈自己的感受或喜欢的原因。学生可能标画出以下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的要点如下。3、读课文第一段,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出示: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8、。”这句话的理解要点:A、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B、本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4个问句,作者在问谁?可以理解为作者可能在问自己,也可能是在问你、问他,问我们所有的人;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用问句表达心里的疑惑,他或许并不想让谁回答,而是想以发问的方式告诉人们无论对谁时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