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

ID:36965980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5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呼风唤雨的世纪一上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正确理解新词。  2、读通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学流程和设计意图]一、紧扣重点词,切入文本1、板书课题,简介作者。2、请学生说说“呼风唤雨”的意思。3、填空在我国的传说中,()就具有这样神奇的能力。20世纪我们人类靠()也具有了呼风唤雨的能力。教师结语:远古时候,

2、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完全依赖自然的生活。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到来,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设计意图]“呼风唤雨”这个词在全文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整篇课文就是围绕这个词语展开、深入并结束的。从远古时代人类创设种种美好幻想开始,到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造出那么多的发明,处处有“呼风唤雨”的存在。所以,在第2课时开始,我把这个词语置在前面,通过解读、说话的形式打开学生潜在的词库,切入文本,使课的展开有一个很清晰的起点。二、建构有效对比,逐渐深入文本(一

3、)百万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1.仔细阅读课文2-3自然段,完成填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2.展开想象,各个语文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话题(1)没有电灯、电视、电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话题(2)没有飞机、汽车、火车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话题(3)如果让你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你该怎么办呢?3.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提建议,然后填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真是(

4、)!4.教师小结:听了大家来自内心的发言,我明白了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情况。按我们的想法,那真是没法子过啊!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能拥有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奇特魔力,所以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了很多表达人们这种愿望的人和事。[设计意图]光凭课文中这么简单的一段话:“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学生是很难体会到农耕社会人类物质生活的贫乏,而物质生活的贫乏又势必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如果学生没有体会到这一点,也就无法领略科学技术的无穷魅力,也感受不到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变化。因此,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选择话题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在想象中“亲历

5、”农耕时代人类生活的情况。这样全方位地参与文本,参与课堂,使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体会。(二)寄托人类梦想的美好愿望1.为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说说古时候的人类想出了一些怎样的神话故事,创造了一些怎样的神话人物。鼓励学生能调动大脑储备,说出一些在课外看到的神话人物或传说。2.学生交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填空,请学生展开想象完成。“嫦娥奔月”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愿望“葫芦小金刚”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愿望“隐身娃”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愿望()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愿望3.我们的祖先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些美好的愿望如今都实现了。靠的是什么?是现代科学技术

6、。[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到祖先丰富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真的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所以,在设计中,我鼓励学生从古时候的传说中去理解人们美好的愿望,为学生体会科技巨大的力量进一步铺垫。(三)一百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1.在短短一世纪中,我们的生活因为科学技术的利用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找哪一句话可以形容这一切。2.朗读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会诗句原来的意思。联系课文理解后填空“春风”指的是——(科学技术)“梨花”指的是——(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许多奇迹般的

7、发现和发明。如电视……)在课外搜集资料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说出更多更好的新发明和新发现。3.朗读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体会“发现”和“发明”的意思,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性。4.体会“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和“一百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写的用意。先让学生相互之间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补充说明,从而明白科学技术使一世纪的改变超过了人类上百万年的总和。5.补充一份关于20世纪其他发明和21世纪初的新发明或新发现的材料,学生阅读、体悟,然后说说读后感受。[设计意图]从远古时代人类完全

8、依赖自然的农耕生活到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的现代化生活,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