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64664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4
《桃花源记复习课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桃花源记》复习课教案(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复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2、梳理文言文中考考点,指导文言文解题技巧。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孔子说过一句话:温故而知新,谁能说出这句话的含义?今天我们一起温习《桃花源记》,希望大家有新的收获。二、复习之前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文言文通常有哪些考试题型?学生自由发言,总结考点,然后师出示投影:1、掌握文学常识和朗读停顿2、理解常见实词在文章中的含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词类活用等)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4、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手法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下面我们进入《桃花源记》考点探究的第一环节。活动一:掌握有关文学常识活动方式:自主填写、背诵下面的文言常识→组内1+1过关→课堂展示陶渊明,(朝代)诗人,散文家,一名,字。本文选自《》。还学过他的作品有。四、过渡语:同学们,坚定的步伐已经迈出,我们要勇往直前,正所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下面进入课文背诵和词语闯关环节。活动二:掌握重点文言词语活
3、动方式:自由读背课文和注解→组内1+1过关→当堂检测文言文中的词语有特殊的文言现象,你能说出来吗?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背诵的时候别忘了总结哦。年轻就是资本,同学们记忆力真好,展示一下如何?1、背书关:⑴接力背诵⑵男女生比赛背诵(名句:桃花林的美景桃花源的优美的自然环境桃花源中人自由幸福生活桃花源中人与隔绝的原因桃花源中人与隔绝时间久远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2、字词积累关(课堂检测------组内互批--------组长对组内情况总结错误情况-----教师补充)教师补充讲义回顾我们
4、在翻译句子时的要点(大家畅所欲言)今天老师送大家几条锦囊妙计:(出示投影)1、要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2、补充出省略的成分;3、要调整语序;3、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还应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五、过渡:同学们,夯实基础很重要,课文内容理解也是不可少的。下面我们共同进入内容理解环节。活动三:理解内容,把握主旨活动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讨论→班级交流。)1.渔人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2.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3
5、.为什么桃花源里的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4.文末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一事,目的是什么?5.桃花源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社会理想?答案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2.桃花源中的人生活安定幸福,而外面战乱不绝,民不聊生。3.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宁静、祥和的生活。4.说明桃花源是不存在的;给桃花源增添了神秘色彩。5.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六、过渡:陶渊明在文章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这种淳朴安宁,恬淡的心境在他的《归园田居》中有所
6、体现吗?(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师小结:《归园田居》中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归隐田园的无悔;过渡语:在复习文言文时,我们可以将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巧妙的结合起来,这样能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涵。举一反三,你能做到吗?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中考练兵场,接受检阅!活动四:学以致用,实战演练(投影)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
7、,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⑴渔人甚异之()⑵阡陌交通()⑶尝著《五柳先生传》()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译文:3.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答:4.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答:答案:1.⑴对……感到惊异⑵田间小路⑶曾经⑷停止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3.①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②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音乐在内心产生共鸣),何必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4.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