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平行线 教学设计

5.2.1平行线 教学设计

ID:36960709

大小:33.4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4

5.2.1平行线 教学设计_第1页
5.2.1平行线 教学设计_第2页
5.2.1平行线 教学设计_第3页
5.2.1平行线 教学设计_第4页
5.2.1平行线 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5.2.1平行线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及分析(一)教学内容:平行线的判定。(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平行线的判定,即同一平面内,依据同位角或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其核心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引导同学会用平行线的三个判定方法解决相关问题。由于上节课认识了平行线的定义,会借助方格纸、利用直尺、三角板用多种方法画平行线,经历了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初步掌握了平行线的有关性质,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初步具有了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要求同学会进行简单

2、推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会应用其进行简单推理。二、教学目标及解析(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2.掌握两直线平行的三个判定,并能应用它们进行简单推理,解决相关问题。(二)教学目标分析: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是指结合平行线的画法,引出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并由此经过简单推理得出方法1和方法2。2.掌握两直线平行的三个判定,是指既能分清楚判定的条件与结论,还要对判定结论的依据初步理解。由于后续内容还涉及应用判定证明,所以对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定位应该是能进行简单推理,并会解决相关问题。三、问题诊

3、断及分析同学在应用平行线的判定进行简单推理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具体表现在用符号语言进行简单推理,不仅要求言必有据,还要用到之前学过的“同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邻补角的定义”等相关知识,同学对于这种新的表达方式可能不适应,或不会应用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所以可能觉得困难。要克服这可能遇到的困难,关键是引导同学去发现由角与角的数量关系得出两直线的平行关系,从具体例子出发,让同学会这样分析、思考,无论是由判定方法1经过简单推理得出方法2、3,还是例题、习题,都要引导同学自己去完成,不断观察、尝试、反思,形成简单的推理模式,从而克服可能遇到的困难。四

4、、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复习回顾→情境引入→推理探究→巩固应用(二)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问题1判断①.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叫平行线.()②.与一条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③.如果直线a、b都和c平行,那么a、b就平行.()2、情境引人问题1:你还记得怎样用移动三角板的方法画两条平行线吗?你能用这种方法过已知直线AB外一点P画它的平行线吗?能说出其中的道理?3、推理探究探究1:问题2:(1)你能说出过已知直线AB外一点P画它的平行线其中的道理?画图过程中,什么角始终保持相等?(2)直线a,b位置关系如何?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同学思

5、考,既复习旧知,做好新知学习的铺垫。问题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时得到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由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直线平行,那么,能否利用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来判定两直线平行呢?探究2:(1)、如图:(1)由Ð1=Ð2,可推出a//b吗?为什么?2ö1cba(2)由Ð3=Ð2,可推出a//b吗?如何推出?写出你的推理过程。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导、证明得出平行线判定定理2探究3:(1)思考: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同旁内角互补,则ab(2)尝试证明师生共同证明得出平行线判定方法34、巩固应用(1)1.如图,如何判断这块玻璃板的上下两

6、边平行?(2)如图,若∠1=∠2=∠31)∵∠1=∠2,∴∥.()2)∵∠3=∠2,∴∥.()3)∵∠1+∠4=180°,CD∴AD∥BC.()3.如图,已知∠A与∠D互补,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BA∠B与哪个角互补,可以判定直线AD∥BC?4.找出下图互相平行的直线5.已知∠3=45°,∠1与∠2互余,试说明AB//CD?123ABCD拓展应用(1)已知:如图,a⊥c,b⊥c。求证:a∥b。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的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

7、的边缘所夹的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5、课堂小结6、作业:1教材P16第7题。2选做题教材P17拓广探索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