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丢铜仔》教学设计

《丢丢铜仔》教学设计

ID:36953422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3

《丢丢铜仔》教学设计_第1页
《丢丢铜仔》教学设计_第2页
《丢丢铜仔》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丢丢铜仔》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丢丢铜仔》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杨林中学贺亚林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演唱《丢丢铜仔》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出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泥土的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由演唱、欣赏、音乐知识、活动与练习四个板块构成。歌曲的演唱,教材选取了根据台湾名歌《丢丢铜仔》改编的二部合唱。这首改编后的二部合唱,要求学生用明快、清爽的声音,表现出欢快热闹的情境,体验与他人合作演唱的乐趣,并品味台湾民间小调的风格韵律。三、学情分析  通过与班主任沟通了解,182班学生思维活跃,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很高,但是由于农村中学缺少专业的音乐教师,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偏爱流行音乐,所以课堂气氛不

2、能很死板,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兴趣,就要在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多互动使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根据火车律动的背景音响材料积极创编相应的声势节奏。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衬词与滑音的练习能够用明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台湾民歌《丢丢铜仔》,体验与同学合作演唱的乐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丢丢铜仔这首歌曲的轻快热闹的情绪和台湾方言的音韵魅力,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民歌的兴趣和热爱之情。五、教学的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演唱《丢丢铜仔》。2、教学难点:分声部演唱《丢丢铜仔》,并有机地融合本歌的背景音响材料。六、教学准备多媒体、教案、课件七、教学过程项目

3、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导入阶段通过拍掌的方式师生问好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示用三连音和四分音符拍掌:同学们好贺老师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为之后学习背景音响材料做铺垫。教学过程新授阶段一、唱前准备1、唱背景音响材料(1),模拟火车开来的声音。1.唱背景材料(2),体验合作的乐趣。3,为火车进行的音响加上声势动作。由远及近的方式演唱。二、学唱歌曲1、欣赏歌曲,体验歌曲的情绪。2、老师范唱歌曲第一部分。强调2/4强弱规律。3、老师教唱第一部分,强调衬词与滑音的作用与效果。4、观察歌词的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有什么异同。5、尝试演唱第二部分,把全班学生分为两大部分,一组学生唱第一声部,二

4、组唱第二声部。6、用闽南语演唱丢丢铜仔。三、总结。名歌浩瀚如烟,来源于生活,表现生活,希望我们课后能够多多欣赏。一、唱前准备1、学生用气声演唱,克特克特嘴巴含水的感觉唱wu音。2、学生用手握方向盘的姿势,体验强弱强弱的感觉。3、学生合作完成背景音响材料的演唱二、学唱歌曲1、学生看课本上的歌谱,欣赏音乐,体验歌曲轻快热闹的情绪。2、同学们用第一拍强,第二拍弱的方式为老师打节拍,学生用背景音响材料为老师伴奏。3、学生唱齐唱部分,唱丢字,体会滑音的效果。4、学生观察并总结,在不同的地方开始,同一个地方结束,歌词的曲调都相同的演唱形式叫——轮唱。5、学生合作演唱。学生课后搜集相关资料。6、学生通过看课

5、件,拼唱的办法用闽南语演唱。1、训练学生用专业的方法演唱,可以达到保护嗓音,美化合唱声音的效果。2、可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协调能力,体验声音的强弱。3、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声部之间的合作带来的乐趣。1、欣赏是学好一首歌曲的前提准备,学生会欣赏歌曲的情绪对于演唱至关重要。2、学生懂得四二拍强弱特点,有利于正确的演唱出歌曲的特色,和老师一起合作有利于师生交流。3、衬词与滑音都具有地方名歌的显著特色,同学们通过演唱可以体验到台湾当地的民族风情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总结的能力。5、通过轮唱培养学生的立场观念,也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6、用方言演唱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向往

6、之情。板书:丢丢铜仔台湾民歌三连音四分课后反思:这个班的学生音乐基础不太好,在三连音问好可能有点难度,在演唱技能上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然后在轮唱部分花的时间可能比较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