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46495
大小: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28
《世界人口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执教人:孙兰娣一、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3、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二、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三、教学难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四、教学准备1、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世界人口问题的资料、图片。2、多媒体、地图册、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时至今日,人们通过无数次的考察,发现在宇宙中最适合人类生存和
2、发展的星球惟有地球。她像天使一般精心为人类营造了一个适合于生存的空间和环境,应该说,地球是我们人类美好的家园,他为人类提供了一切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生活在这个美丽星球上的特殊生命——人类的有关知识。<二>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小知识:人类的起源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从其它动物中分化出来,已有千万年的历史。根据人类进化史的研究得知,约在2600万年前长臂猿从猿类中分化出来;约在1800万年以前,猩猩从猿类中分化出来;约在1200万年以前,人类同大猩猩和黑猩猩中分化出来。现在发现最早的人科化石属于腊玛古猿。他们大约生活在距今700~1400万年以前。从形态特征来看
3、,他们已从猿系统分化出来,被推测已具有初步直立行走的能力,可能会使用天然工具谋生。其次是南方古猿。他们大致生活在距今100~500年以前,其中一些进步类型发展成能够制造工具的早期猿人,即真人的出现。你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1、活动一:学生阅读图3--1,思考:(1)世界人口增长可以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人口增长有何特点?(2)师出示表格,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人口每次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把结果填入表中,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是什么?这说明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数量有何变化?反映的是怎样的人口问题?过
4、渡:人口增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怎样来进行定量分析呢?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是:自然增长率,什么是自然增长率呢?如何计算?2、活动二:(1)展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公式、师生共同学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从全球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在每年新出生的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的人数,使得人口总数得以不断增长。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2)读图3-2,生完成练习,师检查并总结: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过渡:目前地球上有60多亿人口,这些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均匀吗?若不均匀,那哪些地区人口稠密,哪些地区人口稀少呢?怎
5、样来衡量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问题。、<三>世界人口的分布活动三:(1)读图3-3:看一看人口密度在2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有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人口密度在1人/平方千米以下的主要有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稀少?(2)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学生完成P51活动第一题,更好地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3)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少?师提示: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方面谈人口分布稠密的原因。师总结:世界人口不断地增长以及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都受着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同时
6、它也会对自然、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形成一系列世界的人口问题。<四>走进大学<五>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的人口增长和世界的人口分布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了世界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学会和提高了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计算人口密度及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和各种统计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五>作业《助学读本》基础梳理部分板书设计第一节世界的人口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1、世界人口的数量2010年:69亿2、人口增长速度:←————1800年———二次世界大战———→人口增长极为缓慢∣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增长速度迅猛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4、
7、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2、人口稠密区3、人口稀少区4、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教学反思本节课讲述的是世界人口的数量、增长及人口的分布的内容。教学中我遵循新课标“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的理念,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按照“世界人口数量及增长--了解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增加学习兴趣,最后,“走进大学”,让乡村学生感受大学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从从四位学生的实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