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黄鹤楼》(鄂教版)

【教学设计】《黄鹤楼》(鄂教版)

ID:36937295

大小:667.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教学设计】《黄鹤楼》(鄂教版)_第1页
【教学设计】《黄鹤楼》(鄂教版)_第2页
【教学设计】《黄鹤楼》(鄂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黄鹤楼》(鄂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湖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畅言教育《黄鹤楼》教学设计碧阳初级中学舒晓燕老师◆教材分析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诗人情况,在理解诗句以及重点词语含义的基础上,能够背诵、默写古诗,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想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手边的工具书以及课前查找的资料了解诗人,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的

2、方法,使学生感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略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体会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湖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畅言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注释读懂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1、关于作者及写作风格。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介绍黄鹤楼合其他名楼,以及李白与黄鹤楼的故事导课。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3、写作背景。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朗读指导。2、师生多种方法朗读诗歌。三、理解诗

3、意:整体感知诗意。首联:从眼前的黄鹤楼阐发联想、想像。昔日仙人乘黄鹤过此,如今人去楼空,令人惆怅。借传说落笔,感叹物是人非。颔联:仙人乘鹤一去不复返,只余下白云朵朵漂浮不定。作者多想像仙人一样能骑上黄鹤,腾云驾雾,即刻回故乡。承上联进一步写岁月不再,以白云悠悠反衬人生短促,世事茫茫。颈联:写黄鹤楼前实景:描绘了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黄鹤楼上放眼望去,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对岸汉阳镇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再看江中的鹦鹉洲绿油油的草儿长得极其茂盛。眼前的风景如此迷人,但作者似觉得“人是家乡好,

4、月是故乡明。”自己家乡此时比这更美。另外这句又是对仗工整的对偶名句。尾联:太阳快下山了,在黄鹤楼上哪里能望到故乡。只觉得眼前的汉水滚滚,烟波浩渺,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湖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畅言教育使人更生思乡之愁。本句点题。借景抒情,以日暮途远抒发漂泊怀乡之情。四、品读诗情:1、诗人在前四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本诗的5、6句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变化,这两句诗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3、诗人在诗的末尾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4、小结:前四句写仙人及仙鹤的传说.抒发世事茫茫的感慨。后四句抒发日暮思归的情思。五、理清

5、主旨:诗人描写了登黄鹤楼的所见所感,作者从仙人乘黄鹤来此游憩的美丽神话,点出黄鹤楼,接着由仙人已离去,永远不再回来,只留下黄鹤楼及晴川、芳草、汉阳树、鹦鹉洲,与白云共悠悠千载,抒发了怀念家乡的愁思。六、课堂总结: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由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无限渺然的感觉,表现人们登黄鹤楼常有的感受,气势苍莽。后四句转而实写楼上所见所感,并由此引起乡愁。尾联以烟波江上日暮思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的境界。这首诗意境开阔,虚实相映,情景交融,情味悠长。七、布置作业:1

6、、完成书后习题; 2、背诵默写课文;3、课外找三首写黄鹤楼的诗,背诵积累。◆教学反思略。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