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09958
大小:2.01 MB
页数:92页
时间:2019-05-10
《《背腧针疗法》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十一章背腧针疗法第一节概述背腧针疗法的定义:背针疗法是对背部腧穴进行针灸的一种治疗方法。源流背部腧穴包括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等在背部的穴位,还包括背部的经外奇穴。其中,最重要的是督脉经、膀胧经中的背俞穴以及背部的华佗夹脊穴。源流(一)督脉它循行于人体背部正中线,分布脑、脊部位,十二经脉的手三阳经与足三阴经脉均会于督脉,为“阳经之海”,有调整全身诸阳之气的作用。督,原字为“裻”,《说文解字》释曰:“衣背缝也,’;督字本义为观察、审查之义,《说文解字》中曰:“督,察也”。《十四经发挥》中说:“
2、督之为方都也,行背部之中行,为阳脉之都纲”。源流关于督脉的循行,在《素问·骨空论》中日:“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源流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持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纂,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脊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源流《难经·二十八难》说:“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病变所引起的症候,在《灵枢·
3、经脉》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素问·骨空论》曰:“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脉经》曰:“腰脊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疾,小人风痫疾”。源流(二)背俞穴首见于《灵枢·背腧》,但仅记载五脏背俞的名称和位置:“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3寸所”。源流至于六腑背俞穴,《素问·气府论》只提出“六府之俞各穴”,但未列出穴名,以后王叔和在《脉经》中补出了六腑背俞穴中的大肠俞、小肠俞、胃俞、胆俞、膀胱俞五穴。源流《针灸甲乙经》又补充了三焦俞。最后由《备急千金要方》补充
4、厥阴俞一穴,背俞穴方始完备。在背俞穴的临床应用中,因背俞穴为脏腑经脉之气所输注的部位,与脏腑有着特殊的联系,在临床上最能反映五脏六腑的虚实盛衰。源流当背俞穴局部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如结节、陷下、条索状物、压痛、过敏、丘疹、出血点、温度或电阻变化时,往往反映相关脏腑的功能异常。源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病治阳”。明代张世贤《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直》说得更为具体:“阴病行阳,当从阳引阴,其治在俞”。唐·杨玄操在《难经集注》中曰:“内脏有病,则出行于阳,阳俞在背也”。源流(三)夹脊穴经外奇穴,夹脊一名,出自《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
5、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夹脊之名,又称作“侠脊”、“挟脊”。源流三国名医华佗将夹脊穴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华佗别传》记载:“有人病脚躃不能行……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匀调如引绳也”。后人依华佗法定穴,名“华佗夹脊”。对于华佗夹脊穴的明确位置,最早在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已提出来,描述为“夹背脊大骨穴中,去脊各1寸”。源流而在《针灸集成》定为0.5寸;朱龙玉编的《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中为0.8寸;赵尔康主编的《中华针灸学》为1.5寸。但大部分医家及其所著
6、认为是脊旁0.5寸,每侧17穴,左右共34穴。第三节理论基础理论基础背部的浅层为经脉所过,深层为脏腑所居,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均居其中。背腧穴包括从大椎穴至尾间骨长强穴的一切背部经穴及经外奇穴。理论基础背部循行正中线是督脉,循行背部正中线旁开1.5寸和旁开3寸是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也经过背部,背部正中旁开0.5寸是华佗夹脊穴。理论基础督脉位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督领六阳经,调节全身的阳气,为“阳脉之海”。督脉循行的路线,正好是脊椎的位置;督脉在背部正中线上的穴位,位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由表到里,分别
7、是棘间韧带、黄韧带、脊髓、后纵韧带、椎间盘、前纵韧带。因此,督脉与脊柱关系密切。理论基础其中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纵行循行于椎旁1.5寸和3寸部位,局部有背部皮肤、筋膜、肌肉、肋骨、脊神经、内脏等,因此,背部膀胱经穴位可以治疗背部疼痛:如带状疱疹、背部筋膜无菌性炎症、内脏痛等;理论基础背部膀胱经的腧穴以背俞穴为代表,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俞穴”。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经的第一侧线(椎旁1.5寸)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理论基础六脏六腑各有1个背俞穴,共12个,分别冠以脏腑之名。它既有治疗相应脏腑病变的作
8、用,又有通过相应部位的阳性反应点,对相应脏腑病变进行诊治的作用。同时,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上至头部,下至足趾末端,它还治疗头部和下肢经脉所过部位的病变。理论基础另外,还有背部的经外奇穴,以华佗夹脊穴为代表,它是在第一胸椎到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穴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