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解析Word版---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精校解析Word版---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ID:36907459

大小:136.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18

精校解析Word版---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精校解析Word版---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精校解析Word版---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精校解析Word版---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精校解析Word版---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校解析Word版---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万州二中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

2、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评价历史的公正性B.记载的真实性C.解释历史的客观性D.修撰的政治性【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史书由私家撰著到官修甚至皇帝亲自参与,这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使修史成为官方有意识掌控民间舆论的政治手段,这反映了官修史书修撰的政治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官修史书具有政治目的,不一定公正的评价历史;B选项错误,官修史书同样存在隐讳历史事实的现象,不一定真实记载历史;C选项错误,官修史书受到统治者的影响,解释历史并不具有客观性。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

3、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A.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20-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C.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D.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论语》比较重视礼和仁,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这反映出儒家和道家不同的人生追求,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两者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B选项错误,孔子和老子都处于春秋时期,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同;C选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论语》重视礼和仁,这不能说明顺天有为的主张。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3.孟子在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开创了“人禽之辨”的先河,质疑墨家弟子“犬之性犹牛之性,

4、牛之性犹人之性”一说,认为这抹杀了人性与兽性的区别。孟子突出人与动物的差异,意在强调A.人与动物存在本质区别B.人伦情感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关键C.人的价值在于其道德性D.人与自然的本性存在某些相通性【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抹杀了人性和兽性的差别”结合孟子性善论的思想可知,孟子突出人与动物的差异意在强调人的价值在于其道德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孟子通过突出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别,意在突出人的价值,并不只是强调人与动物存在差别;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人伦情感在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D选项错误,材料中孟子认为人与自然的本性存在差异,而不是具有相通性。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5、。4.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A.人的主体意识增强B.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C.唯物思想初步形成D.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答案】A-20-【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和墨子在对待天人关系的问题上有相似的社会价值观念,都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这些思想家在对待天人关系都强调人的地位,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的时期与材料内容无关;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意识,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并不都是唯物思想;D选项错误,材料

6、体现了这些思想家在对待天人关系上有相似的地方,但结合所学可知,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并不相同,并未出现思想合流的趋势。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5.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的是A.学术气氛空前浓厚B.学术适应政治需要C.养士之风极为盛行D.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各家的宗旨是“以其天下”,这说明他们的学说服务于政治,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各家学说为政治服务,并非反映学术氛围空前浓厚;C选项

7、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各家学说为政治服务,各国君主对其以礼相待,并未体现各国养士之风盛行;D选项错误,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中战国时期各家学说为政治服务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6.董仲舒曾就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建议汉武帝“限民名田(名田,占田也……)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然后可善治也”。这说明董仲舒A.基于儒家民本思想反思商鞅变法B.认为商鞅变法导致土地兼并C.以百姓利益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