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07217
大小:273.11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5-18
《精校解析Word版---河北省沧州市黄骅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骅中学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第Ⅰ卷(客观题共6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及准考证号等分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和涂在答题卡上;不能将题直接答在试卷上。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1.《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后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这反映商朝末期A.家国同构体制正式确立B.王位继承遵循长幼
2、有序C.宗法制已达到完备程度D.地位尊卑影响王位继承【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主要阐述了微子启由于母亲地位低贱,而不能继承帝位。帝乙的小儿子叫辛,由于母亲是正王后,故而辛被立为继承人,由此可知地位的尊卑影响了王位的继承,故D项正确。家国同构体制正式确立是西周时期,故A项错误。王位继承是按照血缘关系,不是长幼顺序,故B项错误。宗法制并非到达十分完备地步,故C项错误。2.徐扬杰先生认为:“殷周王室、各诸侯国和各卿大夫邑,既是国家的一级行政机构,又是大大小小的家族;殷王、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各级贵族,既是各级政权
3、的首领,又是各个家族的族长。”其意在说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A.实现了国家权力的合理分配B.体现了极其森严的社会等级C.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D.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国家的一级行政机构,又是大大小小的家族”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制度相结合,而不是强调国家权力的分配,故A项错误;据材料“殷王、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各级贵族,既是各级政权的首领,又是各个家族的族长”可知材料体现出等级色彩又具有明显的血缘的色彩,故B项错误;据材料“既是各级政权的首领,又是各个家族的族长”
4、结合所学可知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体现出家国同构的特征,故C项正确;依据所学,商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
5、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3.西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周王赐给诸侯,诸侯带着它去建立自己的地盘,以后再按照宗法制传给下一代。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这一变化反映了政治上A.青铜器过于珍贵因此减少生产B.铁器出现取代了青铜器的地位C.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D.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发展的需要【答案】C【解析】【详解】青铜器的减少生产主要因为政治制度的变迁,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故B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是“礼崩乐坏”的时代,王室衰
6、微,诸侯争霸,被用来维护和体现等级制度的青铜礼器多转向实用,故C正确;生产力的发展不属于政治方面的反映,故D错误。4.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科举制的作用。科举制的施行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推行的以门阀
7、为基础的九品中正制是巨大的打击,而通过科举考试,又使得全国人才集中为皇帝服务,由此加强了中央集权。5.以下有关三省六部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有叛将而无叛吏B.有官无吏,人员精干C.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D.置使以总国计……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答案】C【解析】三省六部主要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C正确;A是郡县制描述;B是军机处大臣特点;D是宋代管理财政官员。6.在论述古代明朝中央机构时,著名史学家钱穆说:“有卿而无公,成了一个多头政府。”下列史实与该朝代相符的是A.西南地区开始进入中央版图
8、B.设十三州部加强对地方的管辖C.西藏属于宣政院管辖D.宦官参政导致政治日益黑暗【答案】D【解析】【详解】秦朝在西南地区设郡,西南地区开始进入中央版图,故A项与明朝不符,故A项错误;设十三州部加强对地方的管辖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故B项错误;元朝时西藏属于宣政院管辖,故C项错误;明朝皇帝为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控制,重用宦官,导致政治日益黑暗,故D项正确。故选D。7.著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