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06725
大小:519.04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5-18
《精校解析Word版---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学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四中高中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学考)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本题共5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阵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重视物质生活还是重视精神生活C.对思维和存在哪个是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D.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答案】C【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物质和意识。没有难度,只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2.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
2、书中也提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A.唯心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科学的物质观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是世界的本原。故本题选B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他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
3、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故AC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考点:本题考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知识点。点评:分清唯心主义观点、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这几个概念是作对本题的关键。理解基本概念是学好哲学的基础。3.《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A.客观唯心主义思想B.主观唯心主义思想C.唯物主义思想D.唯心主义思想【答案】C【解析】我们的祖先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质,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4、,本质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是唯心主义思想,不合题意。答案选C。4.当我们仰望苍穹时,往往会惊讶于自身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这种“惊讶”A.是对世界观的概括和总结B.可能引发人们思考世界的根本性问题C.是哲学产生的根本源泉D.是人人都有的哲学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当我们仰望苍穹时,往往会惊讶于自身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这种“惊讶”可能引发人们对世界根本性问题的思考,B适合题意;哲学是系统化、理论
5、化的世界观,A错误;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错误;人人都有世界观,但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5.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需要智慧,学习哲学可以使人们拥有智慧。哲学的智慧源于A.人类的大脑B.人们的生理状况C.人类的意识D.人类的实践活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智慧的产生知识点。本题难度相对较小,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故D入选。A、B、C选项均不符合题意。6.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要和周围的事物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学生要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教学理念和学生情况之间
6、的关系,医生要考虑处方和病情之间的关系。从哲学上归纳,就是要处理好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真理和谬误的关系C.必然和偶然的关系D.主观客观的关系【答案】D【解析】材料中所列举的问题从哲学上归纳,就是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D项符合题意;ABC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7.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作过科学的解释,其中“是”是指事物的A.客观性B.规律性C.联系性D.可知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课本基础知识。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其中“是”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答案选B。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7、。”这两句话揭示的哲学道理是A.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B.要勇于承认矛盾,坚持两点论C.认识事物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D.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两句话揭示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9.从人类认识细胞开始,对生命的理解就一直在不断加深。如今人类逐渐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