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880222
大小:8.07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5-10
《气相色谱常用进样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气相色谱常用进样技术第一节填充柱进样口一.填充柱进样1.柱连接◆玻璃柱可以直接插入气化室,由一个固定螺母加石墨垫密封。◆不锈钢柱的柱端接在气化室的出口处,用螺母和金属压环密封。(此时,应在气化室安装玻璃衬管,以避免极性组分的分解和吸附。)2.样品的适用范围只要柱的分离能力可满足要求,填充柱进样口适合于各种各样的可挥发性组分。◆对于热不稳定的样品,最好采用玻璃柱,将样品直接进入柱头。◆对于比较脏的样品,应采用衬管,防止污染物进入色谱柱而造成柱性能下降。3.操作参数进样量一般为1-5µL。进样速度的快慢对结果的影响不大。①进样口温度一般情况是进样口温度应接近或略高于样品中
2、待测高沸点组分的沸点。②载气流速内径为2mm左右的填充柱,载气流速一般为30mL/min(氦气)。③进样量和进样速度二.大口径毛细管柱直接进样柱连接◆将填充柱接头直接换成大口径毛细管柱专用接头就可连接大口径柱。◆所谓直接进样:是指用大口径(≥0.53mm)毛细管柱接在填充柱进样口,像填充柱进样一样,所有气化的样品全部进入色谱柱。71页图4-12.样品的适用范围对热不稳定的样品宜采用柱内直接进样;脏的样品则采用普通直接进样,利用衬管来保护色谱柱不被污染。3.操作参数设置①进样口温度一般应高于待测组分沸点10-25oC.②载气流速③进样量和进样速度进样量一般不超过1µL。第二节
3、分流/不分流进样一.进样口结构分流/不分流进样口是毛细管GC最常用的进样口,它既可作分流进样,也可用作不分流进样。分流/不分流进样口与填充柱进样口的区别:①前者有分流气出口及其控制装置;②前者在分流气路上还有一个柱前压调节阀;③二者使用衬管结构不同。48页图3-7二.分流进样1.载气流速和衬管选择分流进样口可采用多种衬管。用于分流进样的衬管大都不是直通的,管内有缩径处或烧结板、或者有玻璃珠,或者填充有玻璃毛。注:衬管的上端常用“O”形硅胶环密封,用一段时间后该环会老化而造成漏气,故要及时更换。当进样口温度超过400oC,最好采用石墨密封环。48页图3-72.样品的适用性◆分
4、流进样适合于大部分可挥发样品,包括液体和气体样品,特别是对一些化学试剂(如溶剂)的分析。◆分流进样的适用范围宽,灵活性大,分流比可调范围广,故成为毛细管GC首选的进样方式。三.操作参数设置1.温度进样口温度等于或接近于样品中最重组分的沸点。注:对于一个未知的新样品,可将进样口温度设置为300oC,进行试验。2.载气流速◆常用毛细管GC所用柱内载气线流速为:氦气30-50cm/s;氮气20-40cm/s;氢气40-60cm/s。◆分流比20:1~200:1。3.进样量和进样速度◆分流进样的进样量一般不超过2µL,最好控制在0.5µL以下。◆进样速度越快越好;一是防止不均匀气化
5、,二是保持窄的谱带。四.分流歧视问题分流歧视:在一定分流比条件下,不同样品组分的实际分流比是不同的,这就会造成进入色谱柱的样品组成不同于原来的样品组成,从而影响定量分析的准确度。分流歧视的原因:①不均匀气化。由于样品中各组分的极性不同,沸点各异,因而汽化速度各不相同。这些导致沸点不同的组分到达分流点时,汽化状态可能不完全相同。气化不太完全的组分被就比完全汽化的组分可能多分流掉一些样品。②组分在载气中的扩散速度。③分流比的大小也会影响分流歧视。消除分流歧视的措施:注:分流歧视是难以消除的,但只要操作是重现的,一定程度的歧视是重现的,就可以通过标准样品的校准来消除歧视效应对定量
6、精度的影响。①色谱柱的初始温度尽可能高一些。②保证安装的色谱柱入口端超过了分流点③保证柱入口端处于气化室衬管的中央。(即气化室内色谱柱与衬管是同轴的)。三.不分流进样不分流进样:不分流进样与分流进样采用同一个进样口,也就是说,不分流进样就是将分流气路的电磁阀关闭,让样品全部进入色谱柱。注:不分流进样应用范围很有限。原因有:操作条件优化比较复杂,对操作技术的要求较高。样品初始谱带较宽,溶剂峰严重拖尾,掩盖早流出组分的色谱峰。这一现象也叫溶剂效应。77页图4-3消除溶剂效应可采取的措施:注:确定一个瞬间不分流时间是分析成败的关键。2.衬管的容积小一些有利,可采用直通式衬管。1.
7、采用瞬间不分流技术。即进样开始时关闭分流电磁阀,使系统处于不分流状态,待大部分气化的样品进入色谱柱后,开启分流阀,使系统处于分流状态直到分析结束,注射下一个样品时再关闭分流阀。这样,气化室内残留的溶剂气体,其中也包含一小部分样品组分就很快从分流出口放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溶剂拖尾。瞬间不分流时间的确定①这一时间应足够长,让大部分样品进入色谱柱,避免分流歧视的影响。②又要尽可能短,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溶剂拖尾,使早流出峰的分析更为准确。③一般情况下,这一时间值在30-80秒。文献报道多采用0.75min。补充:怎样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