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ID:36876925

大小:9.41 MB

页数:595页

时间:2019-05-10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_第1页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_第2页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_第3页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_第4页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2年9月-2005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2005年7月-2007年5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获得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1第一章绪论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经济学鼻祖。出生于英国苏格兰。2第一章绪论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起源于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3第一章绪论“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

2、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之福利,也不知道他们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亚当斯密4亚当.斯密(1723-1790、7)一生仅有的两个作品《道德情操论》(1759年第一版)和《国富论》。其中《道德情操论》斯密修改了六次。51788年3月15日致卡德尔的信中,斯密说:“现在我

3、告别同事们四个月,目前正紧张地专心用功。我工作的主题是《道德情操论》,该书的每一个部分我正在做添加和改正。主要和最重要的增补在第三卷,该部分论述的是‘义务感’,还有关于‘道德哲学史’的最后部分。”6斯密还说,至少要到当年的六月底,他才能够把修改的书稿寄给卡德尔。而据莫斯纳等人的考证,直到1789年12月份,斯密才将增补部分寄给了出版商。1789年3月31日斯密给卡德尔的信中提到,“除了我跟您说过的增补和改进之外,我在紧接第五卷之后插入了全新的第六卷,内容是实践道德体系,标题为‘论德性的品质’”。

4、7第六版的修改经过了至少四年以上的时间。为了修改这部作品,斯密付出了巨大的辛劳。他在致卡德尔的信中说,“我是一个迟钝、非常迟钝的作者,每一篇作品在我能够勉强满意它之前,至少要写上六七遍。”“自从我上次给您写信后,我一直努力工作为计划好的《道德情操论》新版作准备”。8斯密为什么如此专注于第六版的修改,尤其是为什么要增加全新的“论德性的品质”这一卷,学术界的研究形成了一些不同的意见。一部分人从斯密本人的文字中找根据,认为斯密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他一贯对自己著作精益求精以及实现体系完整性的考虑(斯密曾经在

5、死前两周要两位朋友当面烧毁他的十八巨册手稿,理由是它们的文风不典雅,整体上不成熟)。9作为这一观点的证明,可以援引他致卡德尔的信(1788年3月15日)的内容:“由于认为我的生命期限极不稳定,很难说我能活到完成几种我已经计划好的和已经写了一部分的其他著作,我想,我能够做到的最理想事情是使那些我已经出版的书籍能以最好、最完整的状态留诸后世。”10……第六版《道德情操论》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观点都与初版及《国富论》中的观点有很大不同。比如,在第一版中,斯密着力论证,人类仅凭与生俱来的同情共感(sym

6、pathy)机制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公正旁观者”功能就可以形成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生活秩序和合意的社会结果,导致公序良俗,无需神意或者强制性的外部权力插手;11但是,在第六版中,我们看到的是很不同的意见。……在第六版中,斯密将初版第一卷第四编第三章有关斯多亚思想的部分全部删除,而代之以“论由钦佩富人和大人物,轻视或怠慢穷人和小人物的这种倾向所引起的道德情感的败坏”。因为第一卷是讨论同情共感的基本原理的,这样的调整势必意味着人类天性可能导向道德情感腐败这个基本观点有可能成为后面一系列分析的出发点。

7、这虽然未必可以立即得出他对情感与德性之间可能关系的认识已经发生了重大逆转的结论,但这一调整耐人寻味。12在第六版第一卷中,斯密还新加了一段话,他这样写道:“为了获得这种令人羡慕的境遇,追求财产的人们时常放弃通往美德的道德,不幸的是,通往美德的道路和通往财产的道路二者的方向有时截然相反。”(《道德情操论》第1卷第3章第3节第8段)13这个论断确实耐人寻味,表明斯密对财富的评价不再像早年那样积极,转而对财富能够带来真正的幸福和高尚的德性持深深的怀疑。14在第六版新增加的“论德性的品质”一卷中,他也是

8、从“对富人和成功者的钦佩的倾向”中寻求道德情感腐败的原因。15斯密在隔了30年之后,改变了自己的财富观以及对财富所具有的积极社会功能的正面评价,在临死之前,他已经确认“财富的集中无论是对于道德还是对于经济都是有害的。”这个认识与他一向以来所主张的“看不见的手”分配正义自然逻辑合理性的观点真是大相径庭。离开人世前的斯密似乎更加担心另外一种逻辑过程的发生:人类对快乐的同情共感天然地强于悲伤的天性→爱慕浮华和虚荣→追求财富和地位→背弃德性和道德感情败坏。16斯密在做《道德情操论》第六版修订的时候,一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