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864766
大小:809.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10
《《废墟的召唤》课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废墟的召唤宗璞作者简介宗璞,原名冯钟璞,笔名还有绿蘩、任小哲等,现代女作家。她1928年7月生于北京,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丁香结》。其中《三生石》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得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写作背景本文创作于1979年岁末,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召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因而,本篇的主旨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号召每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
2、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潮流之中。字词积累甲胄远瀛观充塞碣石嗫嚅迤逦窸窣zhòuyíngsèjiénièrúyǐlǐxīsū雨果在1861年《给巴特勒的信》中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圆明园废墟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
3、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在十九世纪的这场大火中,圆明园所有的辉煌所有的骄傲来不及哀鸣一下,就被吞没了。他的身体被分成零碎的一点一点,运到了外国的博物馆。文章内容结构第一部分(1-3段):对废墟进行描写,突出呆滞的现状,透露出作者面对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
4、望变革的激情。第二部分(4-10段):作者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表现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渴望投身变革的激情。文章内容结构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感情的直接表达转到面向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年轻人的呼唤。第四部分(21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理解赏析1.阅读第一段,画出景色描述部分,指出其作用?第一段描绘了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为全文奠定了基调,总领全文。2.找出2-7段中的比喻拟人句,说明其作用。比喻句: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
5、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拟人句:依然寂寞地站着……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作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这一带建筑遗址的荒凉景象,给人深刻的印象。3.阅读文章第三部分,找出描绘夕照景色的段落,说说每段景色描写的特点,含义。第9段写粉红的天空与寒鸦,写晚霞的艳丽、西山的娇红与天空中的寒意所形成的鲜明的对比。第14段中枯梗与绮辉,西山的鲜嫩润泽与浅淡的光照下的水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鲜明的对比之中更显出这天空、红日、西山的美丽可爱,作者的热爱之情溢于
6、言表。第19段描写了太阳下山之后的景色。此时的景色让作者想到了春日的紫藤萝。春日的紫藤萝一朵朵小的紫花汇成花的海洋,焕发出勃勃生机。伟大的祖国富饶强大、兴旺发达,同样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奉献付出,尽到责任。这这正是作者对现实的思索。4.从文中找出作者与年轻人的辩论,谈谈自己的理解?作者满怀爱国之心,也想为祖国的振兴尽到自己的责任。他与年轻人的辩论,反映了两代人的不同看法。辩论的结果是意见达成一致,这正是蒙受着民族耻辱的废墟给后人的启示。5、齐读最后两段,讨论这两段的含义和作用。作者再一次强调要留下这废墟,要记住废墟的召唤,因
7、为它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因为它能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奋斗。概括小结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写作特色——融情于景、在写景中穿插富有寓意的议论。再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