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现行评价指标的分析与建议

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现行评价指标的分析与建议

ID:36862350

大小:358.8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6

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现行评价指标的分析与建议_第1页
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现行评价指标的分析与建议_第2页
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现行评价指标的分析与建议_第3页
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现行评价指标的分析与建议_第4页
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现行评价指标的分析与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现行评价指标的分析与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设计·计算·研究·其自动回正保持直线行驶的能力、转向灵敏度及随动性较差。.表1国内某品牌轿车操纵稳定性评分及评价结果试验结果单项评分项目综合试验项目评价指标左转右转左转右转评分∥m·s4无100稳态u/(o)·(m·s_2)_1O.099O.15484.593.194.8回转k/(o)·(m·s’2).1O.4860.536100转向△r/rad·s一10.0820.0126.486.447.1回正E./s0.3920.27487.8103.4转向F。,N9.5100轻便性以/N28.610077.0r/rad·

2、s—lO.26486.4蛇行91.Op/(o)46.1100阶跃输入£/s0.250.2346.750.746.7∥Hz1.21.191.184.4脉冲D,媳4.5933.55265.479.382.3输入口/(。)29.629.490.490.63对蛇行试验评价指标的建议图4为蛇行试验示意图。蛇行评价指标的峰值r和口越小说明该车绕桩时的操纵性及安全稳定性越好。但这两个评价指标反映的不是纯操纵稳定性,其大小与整车的外形尺寸和轴距等有直接关系,外形尺寸越大、轴距越长,绕过同样桩距标桩所必需的r值和目值越大(假定转向系统传动比相同),评价结果

3、越差。因此,r和秽只能在外形尺寸和轴距相同的两辆样车之间才具有可比性,才能进行量化评价。蚓4蛇行试验不恿表2为国内两种外形尺寸和轴距稍有差别的轿车进行蛇行试验时。按照现行标准进行评分及评价的结果。根据表2数据,如果只看r和p值大小及相对应的评分值.可得出的评价结果是1号样车的操纵稳定性比2号样车好,但感觉评价结果是2号样车要比1号样车好。正是由于外形尺寸和轴距的差异才导致量化评价和感觉评价的截然不同,所以2006年第9期按照现行标准进行蛇行试验的评价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表2国内两种外形尺寸和轴距稍有差别的轿车蛇行试验评分及评价结果1号样

4、车2号样车参数指标测试单值单项测试单值单项结果评分结果评分桩距/m30平均转向盘转55.310077.694.1角峰值口/(。)92.984.8平均横摆角速13.9989.417.4480.2度峰值r/(。)平均车身侧倾4.592.62角峰值痧/(。)整车(长×宽)3568×15303640×1660/mm×mm轴距/mm23402370由表2可知,与2号样车相比,1号样车在r值较小的情况下多值反而较大,而在蛇行试验中,函是影响汽车安全稳定性和操纵性的最主要因素.中过大将直接导致车辆失控甚至翻车,另外西的大小在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方面与整车

5、的外形尺寸和轴距等没有直接关系,是一个反映操纵稳定性的纯指标.因此建议在蛇行试验的评价中将多值作为主要评价指标,r和口可以作为参考指标。4建议增加汽车轮胎抓地能力作为品质评价指标抓地能力是车辆轮胎抵抗侧向或横向力干扰的能力。汽车如果具有较好的抓地能力,行驶时不会因外力干扰而发生侧向位移,驾驶员能够感觉到车辆牢牢地吸附在地面上直线行走.充分体会到行驶的安全稳定性:而抓地能力差的车辆行驶路感差,方向难以控制.稍有侧向风干扰就会出现侧向偏移等不稳定状态甚至发生事故,造成驾驶员的精神高度紧张和疲劳。上述评价在现行国家标准中并未涉及,但这方面特性在

6、汽车的行驶过程中对于驾驶员的感觉是非常敏锐和重要的,与汽车操纵和安全稳定相关,属于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方面的内容.因此建议在进行转向轻便性评价的同时增加轮胎抓地能力的评价,其测试方法可以参照表3。图5为转向系统受力关系示意。根据表3和图5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A组数据在路面带动力转向时。两辆样车的转向操舵力F基本相同,说明两辆样车在通常行——1——万方数据·设计·计算·研究·驶过程中的转向轻便性效果是基本一样的:表3某国产轿车与某国际品牌轿车抓地能力测试对比结果N原地转向操舵力F测试结果编测试状况号某国产轿车l号某国际品牌轿车2号前轮置于路

7、面A32.131.9带动力转向前轮置于转盘B93.465.8不带动力转向前轮置于路面C353.9379.5不带动力转向抓地能力(肛B)260.5313.7助力F图5转向系统受力关系不葸b.受力关系公式(非数值公式)为:熙日+毋A(1)式中,F为驾驶员作用于转向盘的操舵力;E为转向时地面作用于轮胎的摩擦力;疋为转向时转向系统本身的摩擦阻力总和:A为助力转向系统对转向盘操舵力影响的助力因子。根据式(1),B组数据是在转向盘上(E=0)不带动力转向时(A=O)测得的转向操舵力肚R,此时l号样车的转向盘操舵力比2号样车大(局号>疋号),说明1号样

8、车转向系统的转向摩擦阻力比2号样车大(疋l号>如号)。c.C组数据是在路面不带动力转向时(A=0)测得的转向操舵力肚F1+F2,此时1号样车比2号样车的转向操舵力小(Fl号<最号)。但因暴。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