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求均衡》PPT课件

《货币供求均衡》PPT课件

ID:36859011

大小:257.6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5-11

上传者:U-145848
《货币供求均衡》PPT课件_第1页
《货币供求均衡》PPT课件_第2页
《货币供求均衡》PPT课件_第3页
《货币供求均衡》PPT课件_第4页
《货币供求均衡》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货币供求均衡》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商业银行利率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信用与利息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货币政策及其应用货币供求与均衡国际金融1 第八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2 本章主要内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货币均衡理论应用3 本章学习要求了解货币需求相关理论掌握货币需求、货币供给的基本概念理解影响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量的基本要素掌握货币的供给流程、货币均衡的实现4 货币需求的定义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货币需求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5 微观货币需求和宏观货币需求微观货币需求:从个人、家庭或企业单位的微观角度,考察其在既定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保持多少货币最为合适。宏观货币需求: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角度,考察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因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所必需的货币量。6 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不考虑价格变动时的货币需要量。实际货币需求:排除通货膨胀因素影响以后的货币需要量。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通货膨胀可能性。名义货币需求决定于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增加,名义货币需求增加,而物价水平也呈正方向变化。物价水平又与货币供给量呈同一比例同方向变动。名义货币需求与货币价值(即货币购买力)按同一比例呈反向变动;货币价值与物价水平成反比。7 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宏观角度:全社会商品和劳务的数量市场商品供求结构变化价格水平收入的分配结构货币流通速度信用制度的发达程度人口数量、人口密集程度、产业结构、城乡关系及经济结构、社会分工、交通运输状况等客观因素财政收支状况8 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微观角度:收入水平收入的分配结构价格水平及其变动利率和金融资产收益率心理和习惯等因素9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或称货币必要量理论。他在提出问题时,有时是问流通中"有"多少货币,有时是问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有时是问流通中"可吸收"多少货币。他的货币必要量理论,集中表现在其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中,即:M=PQ/V此公式前提是金币(或金属货币)流通式中,M代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P代表商品价格水平,Q代表流通中的商品数量,PQ代表商品价格总额,V代表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这一公式既表达了货币需要量的决定因素,即流通的商品量、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同时也表达了这三个因素的变动与货币需要量变动的关系。10 纸币流通问题马克思指出,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有流通才能作为金的代表。由于流通所能吸收的金量是客观决定的,所以无论向流通中投入多少纸币,所能代表的也只是客观所能吸收的金量。马克思概括的纸币流通规律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这样,纸币投入越多,每一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量越少,即纸币贬值,物价就上涨。11 交易方程式背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购买力》一书中,对古典货币数量论观点作了最清晰的表述。费雪十分注重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认为人们需要货币,并不在货币本身,而是因为货币可以用来交换商品和劳务,以满足人们的欲望,人们手中的货币,最终都将用于购买。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支出量与商品、劳务的交易量的货币总值一定相等。据此,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12 交易方程式:MV=PT式中,M表示货币的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物价水平;T表示交易总量。这个方程式首先旨在表示交易两个方面的恒等关系以及以纸币单位所标示的价格水平P的决定。依据恒等式,P的值自然取决于M、V、T三个变量。费雪分析,V是由制度因素决定,而制度因素变化缓慢,因而它可视为常数。T与产出水平保持一定的比例,大体上也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只有P和M的关系最重要,所以P的值特别是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13 交易方程式虽然主要说明M决定P,但当把P视为给定的价格水平时,这个交易方程式也就成为货币需求的函数:M=1/V*PT这一公式表明,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下,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就是1/V。换言之,要使价格保持给定水平,只有当货币量与总交易量保持一定比例关系才能实现。14 剑桥方程式背景:剑桥大学的马歇尔、庇古,及早期的凯恩斯和罗伯逊等提出了在货币需求理论中具有转折意义的剑桥方程式。所谓有“转折意义”,过去的经济学家主要从整个经济的角度考虑货币数量问题,而剑桥学派着眼点是个人对货币持有的需求,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都旨在解剖货币需求分析,当然有很多相通之处,但必须看到,解析同一问题的思路有异,相对于交易方程式而言,剑桥方程式反映的思路更广,它将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推到了高一层阶梯。15 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方程M=KPY式中,M表示货币需求量,P表示物价水平;Y表示总收入;PY表示名义总收入;K表示M与PY的比,也就是一年中人们愿意以现金余额方式持有的货币量占商品交易量的比率。由此,剑桥方程式也称为现金余额方程式。16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差别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前者重货币供给、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后者重货币需求、货币的财富储藏即资产功能。2、前者把货币需求诉诸制度因素(宏观),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后者是从货币保有资产存量角度考虑货币需求(微观),重视人的持币动机和判断。3、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不同。前者用货币数量变动来解释价格,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后者从微观出发分析,强调人们持币动机,不排除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17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是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凯恩斯早期是剑桥学派的一员,1936年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标志着独树一帜学说的形成。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是他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剖析,并在这个基础上把利率因素引入了货币需求函数。他把决定人们货币需求行为的动机归结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个方面。18 交易动机是指个人或企业为了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产生的持有货币需要。它决定人们进行交易持有多少货币。交易动机是建立在确认货币流通媒介职能基础上的货币需求论。影响交易需求的因素,包括收入规模、收入与支出的时距及其规律性、支出习惯、金融制度、预期因素等。这些影响因素中,除了收入因素外,其他因素可视为在短期内不变的常量,因此,凯恩斯将交易需求看作是收入的函数。19 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指为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而持有货币的动机。它的产生主要因为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为了防止未来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加这种意外变化而保留一部分货币以备不测。可见,货币需求的预防性动机则主要是因为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就实质来说,预防动机和交易动机可归入一个范围之内,两者所引起的货币需求都是收入的函数。实践中,由这两种动机形成的货币余额是难以截然分开的。20 投机动机是指愿意持有货币以供投机之用。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三个因素:当前市场利率、投机者正常利率水平的目标值以及投机者对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期。其中第三个因素依赖于前两个因素,所以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实际上取决于当前市场利率水平与投机者对正常利率目标的取值之差。从总体分析,如果当前市场利率水平较低,那么预期利率上升的投机者就会越多,从而以货币形式持有其财富的投机者也就越多,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就越大;反之亦然。所以,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当前利率水平的递减函数。21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M1+M2=L1(Y)+L2(r)式中,M1表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它是Y的函数;M2表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r的函数。0LrL1L20LrL1+L222 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低到某一低点后,货币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这时,没有人会愿意持有债券或其他资产,每个人只愿意持有货币。此时如果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将全部被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对市场利率不起作用.23 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背景:20世纪60年代的现代货币主义也叫货币学派,它是以对抗凯恩斯的革命面目出现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对货币需求的分析也同样以微观主体行为作为始点,并吸收了包括凯恩斯在内的经济学家对货币需求理论的推进成果,对货币需求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Md/P=f(y,rm,rb,re,1/p*dp/dt;W,U)24 Md为名义货币需求量p为一般物价水平Y以货币表示的恒久性收入,即一个较长时期的平均收入水平。弗里德曼将恒久性收入看作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其意义在于货币需求不会随着产业周期的波动有较大的变动。y=Y/P表示来自各种财富形式的真实收入。W为物质财富(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它与货币需求负相关,这是货币主义所列出的独特变量,但并未得到进一步论证。25 rm为货币的预期名义报酬率rb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re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弗里德曼认为,一个人可以有几种形式的财富持有,不仅是货币,还有债券、股票和实物等。当它们增大时,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大,对货币的需求就会减少。1/p*dp/dt为预期物价变动率,即实物资产的预期名义收益率,它属于机会成本变量,与货币需求负相关,将它明确列入函数式,与强调通货膨胀的发生有关。U为收入以外的可以影响货币效用的其他因素26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moneysupply):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是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过程。◎货币供给主要研究由谁来提供货币、提供什么货币、怎样提供货币和提供多少货币等问题,从而引出了货币供给的主体、货币的口径与层次、货币供给机制、货币供给的控制等诸多理论与实际问题.27 ●货币供给量(moneyaggregate):一国经济中被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持有的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货币供给量是货币供给过程的结果,其源头是中央银行初始供给的基础货币,经过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活动可以出现数倍的货币扩张.28 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供给名义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实际货币供给:就是指剔除物价影响之后的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若将名义货币供给记作Ms,则实际货币供给为Ms/P。人们日常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一般都是名义货币供给。例如讲某年度、某季度货币量增长多少、增长率多高等,都是该时期货币名义增加量与基期存量的比较。29 30 现代银行制度下货币供给有何特点?◆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实行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方式。◆货币供给的形成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供给;二是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31 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领域由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银行体系准备金的总和。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基础货币=现金+银行体系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是通过其资产业务出去的,一般通过三条渠道:①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黄金,变动储备资产;②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变动对政府债权;③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变动对金融机构债权。32 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比。用m表示货币乘数,Ms代表货币供给,B为基础货币,则:Ms=m*B基础货币由通货C和存款准备金R两部分构成。通货C虽然能成为创造存款货币的根据,但它本身的量,中央银行发行多少就是多少,不可能有倍数的增力;引起倍数增加的只是存款货币D。因此,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可用图表示。CRCD33 决定货币供给量的主要因素基础货币法定准备率现金比率和活期存款比率超额准备率34 货币均衡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一种对比关系,是从供求总体研究货币运行状态变动的规律。一般而言,货币供求相等,就称之为均衡;如货币供求不相等,则谓之失衡。所谓"货币供求相等"用公式表示,即:Ms=Md式中,Ms为名义货币供给量,Md为实际货币需要量。必须指出,这里的"="并非纯数学概念。事实上,绝对的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要量相等是不可能的。货币均衡的实际意义应是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大体相适应,各自变动着的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只要在客观存在的一定弹性区间内,都属于均衡之列。35 货币均衡与否的判别标志:物价和利率物价:如果价格水平提高,则名义收入增加,名义货币需求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名义收入减少,名义货币需求减少。如果名义货币供应不能随之调整,必然带来货币供求的非均衡。利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的均衡和非均衡更重要的表现为利率的变化。36 下图为均衡利率条件的货币供求:rMs=MdMsMdr0M037 如果设想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即完全是由货币当局决定的,而且,货币当局并不根据货币需求的变化调节货币供给,这样,货币供给就成了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rMsM0r1r2r3Md0Md1Md23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