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858859
大小:1.52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新型鱼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编者按:我国池塘大多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挖的;后来,随着大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全国各地陆续开挖了许多养殖池塘,这些池塘已经使用了30多年。目前,池底淤泥深厚,塘堤坍塌,水深降低,水体缩小,病害频发,事故倍增,生产性能显著下降,甚至无法开展水产养殖。尽管许多地方采取了一定的修复措施,但没有根本解决问题,更不用说原有老塘问题的严重性。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加上养殖投入增加和产量提高,水质污染严重,传统池塘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发展需要。因此,实行池塘改造、
2、升级,创建新型鱼池是一个十分普遍和非常突出的问题。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随着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的不断增加,养殖业自身对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污染,特别是养殖排放水和底质沉积污染已经成为水产养殖污染的主要形式。就上述两个水产养殖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本期特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刘恒顺、白遗胜研究员就新型鱼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刘兴国研究员以及华中农业大学何旭刚教授就新型水处理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希望本期专题能拓宽养殖者的思路,为养殖者在渔
3、池改造和养殖废水处理方面提供技术借鉴。刘恒顺白遗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430223)问:新型鱼池主要包括哪些种类?答:新型鱼池分硬护坡鱼池、软护坡鱼池和群体结构鱼池三大类。1.硬护坡鱼池所谓硬护坡鱼池,是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六方形、花板形等不同形状预制水泥板块或混凝土、砖石等多种材料分别护坡的鱼池。为了使护坡牢固不垮,延长使用时间,护坡装置厚度为5~8厘米,土层密实平整;坡底应有宽、深各40厘米的硬化基础,坡顶应有宽25厘米、厚5厘米的硬化压顶;混凝土护坡,每隔一定长度应设有伸缩缝等配套
4、设施。2.软护坡鱼池所谓软护坡,是为降低护坡成本,解决硬护坡某些问题,利用玻璃纤维网格、塑料网格或其他合成材料网格护坡。网格(网眼)大小为2~3厘米。其护坡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与硬护坡鱼池基本相同。在秋季护好坡之后,撒播上黑麦草种子,利用其生长发达的根系将网格固定在池坡上。为了避免鱼类跳跃落在池坡受伤,最近出现一种厚约0.2~0.3毫米的聚乙烯复合膜护坡,有良好的应用前景。3.群体结构鱼池所谓群体结构鱼池是将硬、软两类护坡鱼池甚至是传统土鱼池按生态和系统工程方法,将多个鱼池与沟、渠、管道和提水设备协调串
5、连或并连,或再与人工和自然湿地连接起来,形成一定结构系统,通过其运行使水体循环、水质净化。(1)串连循环鱼池:该群体结构鱼池,是将偶数池塘用明沟渠和管道(直径为水泵出水口径的3~4倍)、以“品”字形或“一”字形并加上l台水泵或潜水泵串连起来而成(图见彩中插2)。其中,相邻两池连接管道依鱼池对角线方向倾斜埋在池埂上。管道上口在水面以下30~50厘米并安装面积为管道口径3~4倍的拦鱼栅,下口离池底30~50厘米。(2)并连循环鱼池:该群体结构鱼池是将多个池塘分两排排列,在两列池塘之间的池埂上布设一条进水明
6、沟对各鱼池进水,在两排池外周布设排水渠,在进水沟与排水渠交会处安装l台水泵或潜水泵提水。至于池塘分别与进排水沟渠间连接管道的安装方法,基本与串连循环池相同,以构成并连循环鱼池(图见彩中插2)。(3)人工湿地鱼池:该群体结构鱼池是在鱼池附近占池塘面积10%~15%的空地或在池堤(宽堤)上建成人工湿地,然后将湿地与群体结构鱼池连接起来,构成统一整体即成人工湿地鱼池(图见彩中插2)。幽篁型I拦旦坌堡壑垂笪万方数据(4)天然湿地鱼池:将天然湿地(经过整修的荒废塘堰、沟渠、城壕、稻田等)与群体结构鱼池连接起来,
7、构成统一整体即成天然湿地鱼池。问:与传统鱼池相比,新型鱼池有哪些优缺点?答:新型鱼池与传统鱼池比较,有许多不同特点。首先,最突出的特点是池塘经过护坡之后,十分有效地防止了池堤、池坡坍塌,不但大大延长了鱼池使用的时间,保持了池塘的良好性能,而且有利于生产操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群体结构鱼池,既具备以上特点,还有更多的优点。因为,它是由多个鱼池加上进、排沟渠和提水设备连成一体或再与池外人工湿地或天然湿地连成一体,通过机械提水推动连体设施水循环,将传统静水池塘变为微活水池塘。这样,就根本性改善了池塘水环境条件
8、。此外,由于一台机械提水推动多个池塘和沟渠水体循环流动,自然净化,于是显著地节省了能源和水资源,同时还促进了能量高效转换和物质良性循环,属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物质循环型养殖方式。尽管,新型鱼池具有与传统鱼池不同的优越性,但还存在尚需解决的问题。第一,硬化护坡鱼池往往因护坡质量问题,如坡底基础不牢固和坡顶未压边,易于垮塌损毁。因此,应严格按以上护坡方法操作才能达到预期目标。第二,硬化护坡往往将坡土与水体隔离,阻断了水与土壤之间的物质交换,不利于水质平衡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