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850473
大小:59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10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课件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胡锦涛,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2004年在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被任命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本文原是发表在2003年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杂志上,原文标题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三个代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预习自测选出下面加色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浴血奋战xiě统筹chóu疫情yìB波澜壮阔lán嘹亮liáo倾听qīngC坚持不懈xiè监督dū盛衰shuāiD
2、艰苦卓绝zhuó薄弱bó积聚jùA下列各组词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浴血奋战波澜壮阔艰苦卓绝B分水岭试金石人心向背C统筹疫情嘹亮D恺歌衡量威胁D执政为民立党为公开门见山,提出观点(1):层层深入,展开分析(2-8):为何要坚持(2-3)如何做到(4-8)总结全文,发出号召(9)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始终是最重要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由和依据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思考问题1、为什么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
3、想的要求。因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因为“三个代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2、怎样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据材料?主要以理论论据为主。例如: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运用事例证明观点。事实胜于雄辩。运用事例证明论点,是议
4、论文最常用的论证方法。4、文中提出“三个落实”,接下来用“总之……”一段直接收束全文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因为抗击“非典”胜利这一重要论据是来证明只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若去掉这一论据,就只剩理论,全文也会因为缺少事实而无说服力了。5.第8段用抗击“非典”的事例,作用是什么?证明只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我们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推动事业。表明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三个代表”的精神落到实处。品味语言艺术:比较下
5、面各组句子在表达和逻辑上的优劣,并注意加横线的词。①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②我们说,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始终”一词,强调了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终生奋斗的目标,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①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②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依据。①句中用“分水岭”“试金石”,不
6、仅从哲学和思想路线高度准确指出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俗、形象、生动,故①句比②句更有感染力和表现力。①马克思主义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②马克思主义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①句中用“只有……才能……才能”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言更严密周全准确,避免绝对化,如不用,就有可能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我们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浴
7、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句子中“无论……无论……还是……都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概括了我们党80多年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①绝不脱离群众,绝不贪图安逸,绝不以权谋私。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③切实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应急机制建设,切实改进有关工作,切实转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采用了排比的短语、句子在说理时连贯有力,凝练地表达一个事物的多个方面或不同
8、方面的各种事物。语言的节奏感强,使文章具有鼓动力和号召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