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专题二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

中国现代史专题二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

ID:36846460

大小:762.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5-10

中国现代史专题二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_第1页
中国现代史专题二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_第2页
中国现代史专题二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_第3页
中国现代史专题二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_第4页
中国现代史专题二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史专题二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轮通史复习第六部分中国现代史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阶段政治外交经济理论科技文教49-56过渡时期49-52底53-56底56-65十年社主探索66-76十年文革76-78两年徘徊78年底现代化新时期以来新中国成立(七届二中全会、新政协会议)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人大制度、政协制度、民族自治制度)中共八大民主政治良好开端民主政治遭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建立社主法治国家,建立以宪法为核心法律体系;一国两制构想及实践一个原则三大方针;建国初期外交的四大成就(中苏关系、提出和-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2、70S三大突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正常化、中日邦交结伴不结盟独立自主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区域合作。恢复国民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土地改革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奠定工业基础,建立社主制度。两头好中间差;成就大于失误。经济遭严重破坏,失去良好机遇。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南方谈话十四大,现代化新阶段毛泽东思想新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6年4月“双百”方针;65年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文教事业受破坏77.12恢复高考文艺“二为”;83年教育三面向、95“科教兴国”国防科技进展显

3、著:58实验性原子反应堆、64第一原子弹、67第一氢弹、70自制人造卫星。65首次人工牛胰岛素、73袁“杂交水稻”“双尊”号召;全国科学大会科教兴国战略;科技飞跃。专题二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考纲要求】考试说明考点解读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化三改;中共八大关于经济的决策;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探索十年的建设成就;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经济曲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改革的原因、内容与意义;城市

4、改革的内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对外开放的原因、过程、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考点整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历程阶段原因措施(内容)意义(影响)49-56过渡49-5253-56底56-65十年社主探索66-76十年文革78年底以来78-9292年后新中国成立,经济基础薄弱没收官僚资本经济得到恢复,为由新主经济向社主经济过渡作好准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一化:第一个五年计划;三改:农、手、资改造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56年底完成标志社主

5、制度基本建立。社主制度的建立,探索社主的发展道路。56年中共八大;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60年八字方针,调整政策两头好中间差,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教训。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失去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利机遇旧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国有企业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开放: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多层次、有重点

6、、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国际形势变化;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十四届三中与十五大推动改革进入新阶段;社主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1952年1956年1957年工业总产值343.3703.6783.9农业总产值483.9582.9604.0工农业总产值827.21286.51387.9(1)新中国这一时期经济呈现了怎样的趋势?(2分)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什么?(4分)(03上海)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将“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阅读下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

7、(金额单位:亿元)专题梳理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曲折历程答案:(1)快速发展(1分),工业化的程度在提高(或工业发展快于农业)(1分)。原因: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巩固与建设;抗美援朝的胜利;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化三改造的进行;“一五”计划的指导作用;苏联的帮助(各1分,但本部分不超过4分。)(2007四川文综)材料二材料三1933年,(苏联)宣布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工业品的出售价格,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加快(工业化的)资金积累。1953年,中国实行以固定价格强制收购粮食的制度,……为撰

8、写的工业化发挖掘人家提供了资源,……低价的收购制度提供了把物资部分无偿转出农业部门的手段。——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相似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7分)并分析新中国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4分)特点: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发展滞后。(3分)问题: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