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卫生》PPT课件

《劳动卫生》PPT课件

ID:36833254

大小:942.1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5-10

《劳动卫生》PPT课件_第1页
《劳动卫生》PPT课件_第2页
《劳动卫生》PPT课件_第3页
《劳动卫生》PPT课件_第4页
《劳动卫生》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卫生》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及评价第四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第三节接触评定与危险性评定第二节作业环境有害因素监测第一节工作场所劳动卫生调查第五节职业健康监护第一节工作场所劳动卫生调查一、调查的类别二、调查步骤主要内容第一节工作场所劳动卫生调查一、调查的类别劳动卫生调查大致分为基本情况调查、专题调查及事故调查三类。1.劳动卫生基本情况调查(1)调查目的。对辖区所有工矿企业按单位逐一调查,其目的为掌握所辖地区或系统内的企业职业卫生状况和需求,建立辖区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第一节工作场所劳动卫生调查(3)调查内容。1)被调查单位的基本情况。2)主要产品和工艺

2、流程。3)作业场所和劳动条件。4)劳动组织情况5)职业性有害因素种类及其接触的人数。6)作业环境及接触者的健康状况。7)防护设备及使用、维护状况。8)生活福利和职业卫生服务情况。9)劳动者对危害因素的反应。第一节工作场所劳动卫生调查2.劳动卫生专题调查(1)调查目的。是针对某一行业、某工艺系统或某一有害因素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的调查,目的在于了解有害因素对职工健康的影响,或进行病因探讨、患病率分析、早期监测的指标筛选、预防措施效果评价、卫生标准制定等研究。(2)调查项目。主要包括:有害因素与健康关系的调查,关于工作有关疾病做调查。第一节工作场所劳动卫生调

3、查3.劳动卫生事故调查劳动卫生事故调查属于应急性调查的范畴。应详细了解事故全过程情况,搜集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调查记录事故时的气象、设备、作业等的状态,调查防护措施;了解事故发生过程及细节,调查同类生产作业场所的事故情况。第一节工作场所劳动卫生调查二、调查步骤调查的准备(计划制定文献检索确定调查对象)调查的实施调查分析总结第二节作业环境有害因素监测一、制定监测实施方案二、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三、数据处理四、提交监测报告五、监测资料整理六、生物监测主要内容第二节作业环境有害因素监测一、制定监测实施方案1、职业性有害因素存在的特点种类的多样性接触

4、的变动性间断性第二节作业环境有害因素监测2、制定监测方案(1)确定作业环境监测对象。(2)确定作业环境监测地点。要求同一车间、同一有害因素、同一工种、同类设备或相同操作,至少设一个采样点;同一车间、同一有害因素、不同工种、不同设备、不同工序,须分别设采样点;同一车间、不同有害因素,须分别设采样点。气体测定高度应没在作业人员的呼吸带处。高温作业气象条件的测定应在作业人员操作位的胸部;噪声的测定应以人耳高度为准;微波的测定应在作业人员操作位的头、胸、腹、肢体等部位。(3)作业环境监测类别和监测时间的确定。作业环境监测类别可分为系统测定和个人接触水平测定。其

5、中系统测定常用的方法包括:1)抽查测定。2)定期定点测定。3)事故性测定。个体接触水平测定通过个体采样器采样.在一个工作班内利用佩戴在作业人员身上的个体采样器,连续不断的采集空气样品,进行检验分析.每个作业班连续采样不少于4小时。第二节作业环境有害因素监测二、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1.实验准备(1)现场采样仪器设备准备。(2)检测分析仪器设备准备。(3)个体防护用品准备。第二节作业环境有害因素监测2.样品采集现场样品采集应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监测样品采集规范》(GBZ159)的要求。(1)固体吸附剂管、吸收管和滤料进行有毒物质样品采集,应选择有代表性的

6、采样点制备空白对照样品,每种化合物一般为1~3个样品。(2)对于采气袋和注射器,在样品采集前,应用氮气或清洁空气充满收集器。3.样品的转移、运输和存储(1)滤料样品采集后,应在洁净的环境中用镊子从采样夹中取出,受尘面向内对折二次后用衬纸包好后放专用的容器中。(2)固体吸附剂管、吸收管和采样容器样品采集后,迅速套上管帽,放置在洁净的容器中。(3)注射器样品采集后,迅速封闭进气口,将进气口垂直朝下放置。(4)空白对照样品应与样品一起储存和运输。第二节作业环境有害因素监测4.现场检测(1)根据年生产量和日生产量记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生产日进行现场检测,并记录

7、生产量。(2)对于敞开式工作场所或大风天气条件,不宜进行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有害物质的现场检测。(3)在进行有毒物质检测时,应同时记录测定样品采集地点的温度和大气压,必要时测定和记录风速等气象参数。(4)在现场检测的同时,应记录采样当天防护设施运转情况、劳动者个体防护用品使用情况、采样对象实际工作情况和异常情况等信息。5.样品的交接和实验室检测第二节作业环境有害因素监测三、数据处理1.有害物质检测数据处理与结果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整数的,检测结果原则上应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职业接触限值为非整数的,检测结果应比职业接触限值数值小数点后多保留一位。检测浓度与职业接

8、触限值的商值大于1时为超标,商值减1为超标倍数。(1)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MA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