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

生物: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

ID:36832039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6

生物: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_第1页
生物: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_第2页
生物: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_第3页
生物: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_第4页
生物: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设计依据与构想】本节的中心问题是“人体是怎样将气体吸入肺的?空气在入肺前经过了怎样的处理?”两个主要内容是: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呼吸运动的过程。呼吸运动的过程复杂抽象,学生缺乏知识基础,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根据教学的内容特点及相互关系,对于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这样相对简单的内容,采取阅读讨论(或表演课本剧)的自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学习;对于复杂抽象的呼吸运动,主要通过直观教具和实验的演示,化难为易,同时通过学生的体验活动,引起学生的直觉分析,从而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肺活量的测量这一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

2、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说出肺是呼吸系统主要器官的结构特点。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3.尝试使用肺活量测试仪测量肺活量。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或课本剧表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现能力。2.尝试使用自制的肺量计测量肺活量。3.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结合自编课本剧和自制肺量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关注空气质量,关注健康。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尤其是呼吸道的作用)。2.呼吸运动的过程。教学难点5/51.呼吸运动的

3、过程。2.肺量计的设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肺的结构模型。2.呼吸运动电动模型。3.自制模型——模拟膈肌运动。4.肺量计样本。学生准备1.课前预习呼吸道的作用,自编课本剧(形式、题目自拟)。2.预习实验,参照教材自制肺量计。【教学流程及分析】一、导入新课思考:为什么婴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空气是怎样被吸入体内的?进入体内之前经过了哪些处理呢?设计思想:开门见山,点出主题:“第一声啼哭”——呼吸——呼吸系统——吸气与呼气——空气处理,不仅引出了本节课的中心问题,也让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能激起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二、新课教学(一)呼吸系统的组成1.活动一:方案

4、一:课本剧表演——呼吸道的功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和课外阅读内容,根据呼吸道各器官的功能自编自演搞笑版课本剧。自拟题目或参考提示:微尘的经历、呼吸道的阻截行动、特殊的清洁工、细菌的短暂之旅等。教师:根据情况,酌情安排表演的组数,首先对学生的表演给予激情评价,补充完善学生的认识。方案二:自学讨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5/5(1)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2)为什么称“咽喉要道”?这个“要”是指什么?嘴巴是发生器官吗?(3)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4)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畅通外,还有哪些作用?(5)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5、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这说明了什么?(6)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教师讲解:结合肺的模型讲解肺的结构与功能,并对呼吸系统的功能作总结。设计思想:安排课本剧的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创作欲望、培植自信与创新精神,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展示提供了较好的机会。阅读讨论内容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关系、锻炼和患病的感受)自己解决。(二)呼吸运动1.活动二:学生体验: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感受肋骨的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再深深地呼气,感受胸骨的向下向内运

6、动,胸廓缩小。然后思考:人体是怎样将气体吸入的?设计思想:让学生感受呼吸的存在,引起学生直觉分析“人体是怎样将气体吸入的?”提出各种猜想和假设。尽管这些猜测和假设可能是有缺陷或不科学的,但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却是一种锻炼。教师活动:演示呼吸运动电动模型,请学生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观察肋骨的位置变化、胸廓的大小变化。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吗?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扩大?”设计思想:直观再现动态生理过程,变抽象为形象;通过质疑刺激学生产生探究欲望。5/52.教学预测:由于没有物理学方面的基础,多数学生会认为是吸气后使胸廓扩大,这不要

7、紧,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进一步诱导分析:“会游泳的同学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刚下水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你会感到呼吸有些吃力。这是为什么?你能说出胸廓扩张与呼吸的关系吗?”3.演示实验:教师利用自制模型——模拟膈肌的运动(模型制作方法,将大雪碧瓶去底,套上橡皮膜,分别代表胸廓和膈肌,在瓶口处套上一个彩色小气球,并把小气球内陷瓶中,代表一个肺。操作时,上推橡皮膜气球回缩,反之胀大。)4.观察讨论:气球在什么情况下胀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设计思想:模拟实验不仅加深了直观印象,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5.概括小结: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