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潜能 共创教育奇迹

激发学生潜能 共创教育奇迹

ID:36831266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激发学生潜能 共创教育奇迹  _第1页
激发学生潜能 共创教育奇迹  _第2页
激发学生潜能 共创教育奇迹  _第3页
资源描述:

《激发学生潜能 共创教育奇迹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激发学生潜能共创教育奇迹高二年级任杰在美国作家史蒂夫科维的教育专著《7个习惯教出优秀学生》里,明确提出学生希望潜能被激发实现自我价值,引起我深深的思考。爱因斯坦说过:“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就是对大脑无限潜能的认识。”关于学生潜能,我有这样几个观点:  1.教育应激发学生潜能  在美国,小学教室里课桌以小组为单位排成圈,便于讨论,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鼓励他们自己动手,而老师讲的并不多。在新知识汹涌澎湃的今天,他们着眼于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潜能来应对;而我们却忙于灌输大量的知识,使小学生的课程内容越来越多,课外还有奥数班和外语班……不少初中的内容也提前

2、在小学教了。学生只好忙着当录音机,连娱乐与运动的时间也没有了,书包越背越重。那有时间自由想象、独立思考?这是在扼杀学生的健康与潜能。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个问题并没有很好解决。为什么会这样?这里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  中国传统的教育“传道、授业、解惑”,只是学习已有的知识吗?。可我们的考核包括高考,强调的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量而不是实践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更少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开发。所以教学中习惯于老师讲,学生认真听的方式。实质上就把学生当作单纯接收信息的客体,灌输得太多,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靠死记得来的知识,很难付之实践,灵活应用。也就是说,学校

3、着重给学生的是“面包”,而不是“钓鱼竿”。  学习是需要的,问题在于科学高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在有限的时间内怎么学得完?学生只需要掌握如何在知识的海洋中,探求解决特定问题所需相应知识的能力,他就会在工作中自己去闯,学会自己去探索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能力“并不是单方面从外部输入的,而是主体中本来就潜在着的,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外部信息与内部意会全息结构(先天认知能力)的相互作用,使潜在的主体性,潜在能力显现出来。”也就是说,每个学生有自己解决特定问题的天然优势(先天认知能力所决定的),这就是“优势潜能”。关键在于发现、激发这种潜能,它就会顽强

4、的表现出来,这就可以大大加速学生的成长,创造奇迹。  所以“传授知识只是现象,而传授能力才是根本。教育只是手段、只有具备了求知的创造能力才可求得无限知识,”知识的传授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学生天生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传授知识的目的是用有限的知识来激发学生的这种能力。使他能运用这种能力来认识无限的世界。2.潜能创造的奇迹  让我们先看几个例子。  【1】刘翔曲折的成长过程  2004年8月28日,他在雅典奥林匹克田径运动男子110米栏决赛上,打破了以往由黑人和白人垄断世界纪录的局面。但是,他开始并是学跳高的。  在刘翔12岁时,高级教练顾宝刚发现他的身体素

5、质非常出众,便将他招入旗下练习跳高。  但横杆在快速提高一段时间后,再提高就变得困难起来。顾宝刚无奈地对刘翔说:“你的腿再长5厘米就好了。以你现在的身高最多是个亚洲冠军。你好好考虑一下是否放弃跳高……”  96年夏,在上海市青少年田径赛100米短跑比赛中,刘翔跑得轻松自然,不仅速度快,而且节奏好。“惊动”了看台上的上海田径队跨栏教练万水泉。万指导俯下身子捏了捏他的跟腱,兴奋地说:“你有想过练跨栏吗?”这一句话便让刘翔进入了少体。  99年,源于他极强的节奏感,孙海平教练选中他参加跨栏比赛,终于在2000年11月,在法国里昂举行的一次室内田径大奖赛中,

6、中国刘翔获得第三。  04年8月雅典奥林匹克田径运动男子110米栏决赛,他取得冠军。  刘翔之所以在跨栏项目上连连创造奇迹,其中一个重要一个原因,就在于万水泉、孙海平教练为他找到了适合自己优势潜能的发展项目。  【2】弱智舟舟成为著名乐队指挥一个先天愚型弱智,长期泡在乐队,痴迷音乐,观察老指挥家张起先生的动作,竟然在4岁就操练指挥完毕《卡门》这首乐曲。湖北电视台记录片编导张以庆通过记录片《舟舟的世界》把他推向世界,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不识谱的乐队指挥。1999年元月残联在京举行的新春晚会上,舟舟和赫赫有名的中央芭蕾舞剧院交响乐团有了历史性的合作。  这几

7、个例子中的共同点是,老师不是靠灌输,而是通过激发学生自己的潜能,创造了奇迹。可见教师(教练)对人才开发有多大的作用和责任!千里马常有,伯乐难觅。要在世界舞台上创新,乃至有划时代的发现与发明,我们太需要伯乐了。3..怎样激发潜能  创新教学观念、…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温家宝  (1)启发式教育  首先要明确,知识的传授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学生天生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传授知识的目的是用有限的知识来激发学生的这种能力。使他能运用这种能力来认识无限的世界。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双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教师启发式的教,学生通过

8、开动脑筋、主动的学习,激发自己的潜能,是完成教学任务不可缺少的两方面。“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都是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