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型

诗歌鉴赏题型

ID:36825908

大小:1.44 MB

页数:118页

时间:2019-05-10

诗歌鉴赏题型_第1页
诗歌鉴赏题型_第2页
诗歌鉴赏题型_第3页
诗歌鉴赏题型_第4页
诗歌鉴赏题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题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次更新:16七月2021诗歌鉴赏系统复习2021/7/161诗歌复习明确三大问题:一是考什么,二是怎么考,三是怎么复习。考什么?最新的《考试说明》提出了两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怎么考?2021/7/162古代诗歌鉴赏策略一、读得懂的标准二、读得懂的前提及方法1、抓标题2、抓诗眼3、抓注释2021/7/163一、读得懂: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标准有三:1、写了什么? 是景物、人物还是事件2、表达了什么? 寓意是什么、用意何在、目的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价值观、人生态度)、表达出什么样的心境。3、怎么写的?修辞方法、表

2、达方式、表现手法返回2021/7/164二、怎样才能读得懂呢?要读得懂一首诗,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首先是要有一定的诗歌知识储备,熟悉诗词体裁。其次是要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要读得懂一首诗,还必须掌握三个方法技巧:第一、是要抓得准(题目、关键词、注释、作者等)。第二、是要先整体把握,再深入诗句,并突破重点诗句:2021/7/165绝句重点看尾句,律诗一般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叙事抒情。第三、体会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弄清景和情的内在联系一般的形象(或者景物)可能有三种暗示:一是时令(春夏秋冬)二是色彩(或阴暗或明朗)三是氛围(或寂静凄清或清新自然)三、答得好(规范,精当)返回2021/7/16

3、6一是抓标题,抓标题中的关键字:题目一般暗示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事件、主旨等。所以从标题中就可以了解诗歌丰富深刻的内涵。王昌龄的《闺怨》诗中,标题中哪个字是关键?和诗中哪个字相照应?采用什么表现手法?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返回2021/7/167抓关键词句,即诗眼何谓“诗眼”?诗眼就是集中体现该诗情感及艺术水准的关键词句,诗眼往往透露出作者的感悟,作者的情感。因此,找准了诗眼,也就基本上能断定该诗的思想感情。如范仲淹《渔家傲》,关键的词句有哪些呢: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

4、乡、亲人的思念。2021/7/168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2021/7/169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标题中的“秋思”和诗句中的“家书”,即可得知该诗表达了对家乡

5、的思念之情。2021/7/1610鹧鸪天·西都⑴作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⑵,天教懒慢带⑶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⑷,累奏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⑤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注释]①西都:指洛阳。宋时称洛阳为西京。②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处。山水郎:词中指为天帝管理山水的郎官。此首词表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从词中“几曾着眼看侯王”,即可迅速把握该词的主题:蔑视权贵。返回2021/7/1611抓注释注释往往是非注不可的,其作用是解释难点词或暗示此句为解读全诗的重点。如:过香积寺 (唐)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

6、安禅制毒龙。注释:1、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2、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返回2021/7/1612诗歌知识储备一、熟悉体裁: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体诗语言接近口语,形式比较自由,不讲求平仄、对仗,表现方法多样,多有名篇杰作,是一份珍贵的诗歌遗产。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绝句,又

7、称“绝诗”,每首四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两种。2021/7/1613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两句组成一联,每联有专门名称: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一作腹联);七、八句叫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绝句有严格的平仄、押韵规定。但绝句对仗比律诗灵活自由,甚至可通篇不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2021/7/1614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