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823566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期平均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期“平均数”教学设计安岳县通贤镇中心小学王小琴教材分析:西师版课程标准教材四年级(下册)在第八单元统计”中安排学生学习平均数的有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平均数的意义、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等。教材在编写中为了强化“发展学生统计观念”的课程功能,特别注意:1.把认识平均数和学习其他统计知识结合在一起。教材在编写中,通过统计图表呈现原始数据,尔后计算平均数,比较贴切地将求平均数嵌入了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利于学生自己体会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统计图表与求平均数间的关系。同时,用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让学生看图自己收集求平均数所需的数据,还利于学生用统计图中涂色方块的移
2、动来揭示平均数的意义,为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提供了感性支撑。2.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认识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代表数值,常常用来进行几组数据之间的比较,以判断它们的差别。教材充分利用了平均数的这种统计功能,设计了贴近学生学生、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的解决中,产生求一组数据平均的需要,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获得了新的知识,而且也自然地揭示了平均数的应用价值。3.在统计活动的大背景中设计练习。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重要的技能,教学时尽量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现实的统计题材;尽量减少了单纯的求平均数的练习,将求平均数的练习置于完整的统计
3、活动中,比较好地阐释了“平均数是一种统计量”的本质。教学思路:1、 从孩子熟悉的投篮球比赛入手,激起了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兴趣。2、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产生认识平均数的需要,并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探究平均数的求法,感受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3、 从学生身边收集信息,让学生在解决身边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巩固平均数的求法。让师生平等的交流自己的这节课学习的感受与体会过程中,进行全课总结,让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发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技能目标:提高分析与推理能
4、力,以及将数学知识引入生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在探求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教学重点:灵活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教学准备:圆片、学生课前调查并收集一些数据。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1、出示三个同学1分钟投篮成绩。投影出3个同学的投篮成绩统计表。32、小组讨论比较:哪一个同学的比赛成绩好一些?师:如果给优胜同学发奖的话,你们认为应给哪个同学发奖?你们认为怎么比比较合理?3、老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小结引入: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小明555小亮354小强4671(因为个数不一样多
5、,不能比哪个多哪个少,用每人平均每次拍的个数比,这样比较才合理。那么,怎样求每人的个数应该用几来表示呢?)4、学生大胆猜想求平均数的方法,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同学们的成绩。[设计目的: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是教学平均数的重要基础。设计三个同学1分钟拍球成绩表,不仅是为了引出新课题,更重要的是渗透了数学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来自我们周围的生活,而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数学。]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奖励学生刚才大胆发言的,发圆片)1.师:拿出圆形学具按要求摆放,第一排放8个,第二排放4个,第三排放3个,注意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地摆齐。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用圆形磁
6、铁摆,其他同学在桌面上摆。8个4个3个问:这三行圆片的平均数是多少?2、学生合作探究:怎样求出这三行圆片的平均数,看哪个组的方法多。(四人一组摆圆片,师巡视指导。)3、交流汇报:(1)移多补少:只要从8个中拿1个放到第二行的4个中,拿2个放到第三行的3个中,它们就一样多了,所以这三行圆片的平均数是5。(2)先算总数再平均分:把三行圆片合在一起,先求出一共几个,然后再除以3就可得到这三行的圆片的平均数。(3)假设调整。假设每排都有3个,也就是以最少的第三排的3个为准,先从多的第二排中取出1个,从第一排中取出5个。然后把取出的6个圆片再平均分成3份,每排又可以分2个,
7、再与原来的3个合在一起是5个。4、练习:假设每行摆的圆片的数量分别为237、165、198,你认为选用哪种方法比较好?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二种方法好。3[设计目的:“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在这个环节中,为学生提供活动材料──圆片,让学生通过摆圆片来体验和感悟新知识。学生的手、脑、眼、口等多种器官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解决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发学生的思维。]三、应用知识,
8、解决问题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