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与处世》课件

《做人与处世》课件

ID:36807313

大小:397.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10

《做人与处世》课件_第1页
《做人与处世》课件_第2页
《做人与处世》课件_第3页
《做人与处世》课件_第4页
《做人与处世》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做人与处世》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做人与处世季羡林作者简介季羡林(1911.8.6~2009.7.11),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惟一的终身教授。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被国人认作:国学大师

2、、学界泰斗、国宝。字词掌握fànchóukuìfábìduānèyào范畴匮乏弊端扼要kēkēpèngpèng磕磕碰碰lǚ屡创奇迹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语言积累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2、天人合一有多种理解,文中解释为:“天”即自然,“人”即人类。“天人合一”即

3、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统一,不要成为敌人。3、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俭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1、作者认为“做人与处世”的关键是什么?做人与处世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读课文,解读文本2、作者开篇就指出自己的基本想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开门见山,第一段统领全文,使读者能够一

4、下子把握文章的内容。3、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做人与处世,必须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4、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三种关系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应该与自然交朋友,“天人合一”。人与他人的关系:以真情实意相待,互相容忍。个人思想感情的关系:消灭私心,淡泊宁静。5、在你的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以及个人思想感情这三种矛盾,哪一种更加突出?作者提出的解决办法对你有帮助吗?我们在处理自己与周围人们关系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考虑自己的得失过多而觉得不平衡,这时我们

5、就应多为对方考虑,多忍让,对家长也是如此。6、对于我们而言,生活中体会更深的可能是文中提到的后两种关系,但作者为什么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列在第一位,且着大量笔墨进行论述呢?因为这是人类公共面对的问题,它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且目前无论哪个国家的人们都时常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与“惩罚”,作者是希望利欲熏心的人类能够尽早地认识到这个关键的问题,改善自己对自然的态度。7、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才是明智的?在生活中你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比较好的做法有哪些?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做朋友,甚至把大自然看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像爱惜自

6、己的生命那样去关爱大自然。生活中的例子如:拒绝一次性筷子,不购买包装过于复杂精美的商品,节约水、电资源等。1、作者认为怎样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真情相待忍,相互容忍对于这方面,你有切身体验吗?能不能说说你是怎样处理日常生活中与别人的关系的?思考与探究2、你怎样理解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两句名言的?保持清心寡欲,以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摒除心中的私心杂念,对生活持淡泊之心,令心神宁静,才可以令自己的精神追求进入更高的境界,令自己的志向更加远大。这样的人没有私心,也就没有了思想感情的矛盾。诸葛亮

7、的一生正是如此,为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毫无私心杂念。拓展延伸1、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并举了大量的例子,引用古圣先贤的名言来进行论证,从而使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文章我们称之为“议论文”。其中作者的核心观点叫做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之下又可有分论点。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别是什么?中心论点:做人与处世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个人思想感情三种关系。分论点:人类应与自然交朋友,做到“天人合一”;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应做到“真”和“忍”; 解决个人思想感情的矛盾应做到消灭私心。

8、2、议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想令读者信服自己的观点,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结合本文的具体内容,看看作者是怎样做到有理有据的?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部分。作者提出“人本来也是属于大自然范畴的”,并含蓄地表明应采取“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理”。其中举出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臭氧层出洞”等等现象,并举出张载的话“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进行论证,这是“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