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776916
大小:4.96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9-05-10
《《优美的汉字》课件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后人关于崇祯皇帝,有一个拆字故事。说的是大明将亡,崇祯帝心慌意乱,便微服上街,找个拆字先生算算大明气数如何,他向拆字先生说了个“友”字,先生听了说:不好不好,“反”王出头了。他改口说,不是朋友的友,是有无的有。先生说:不妙不妙“大明”江山去了一半了。他连忙改口道:是十二地支的“酉”字。先生说:完了完了,至“尊”被砍头去足了。听得崇祯是冷汗淋漓,面如死灰。这个故事肯定不可靠,是后人借拆字格讽刺崇祯的。制作者:07中文B赵敏优美的汉字学习目标1.积累并梳理汉字的起源、形体、构成、文化等知识。2.运用汉字构成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养成自觉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1、
2、古埃及圣书字2、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3、中美洲的玛雅文4、印度的梵文5、汉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都浓缩于汉字母语之中,它以独特的形式,记载和传承着中华文化,每一个汉字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表意文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汉字王国,去领略神奇的汉字文化吧。中国汉字演变汉字的起源:《汉字寻根》(周有光)人要寻根,字也要寻根。50年代,考古学者发掘出五千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其中彩陶上有分散的几十个刻划符号。有人认为这或许是甲骨文的祖先。70年代,考古学者又发掘出六千年前的临潼“姜寨遗址”,其中彩陶上有分散的刻划符号102处之多。又有人认为这或许是甲骨文的祖先。汉字
3、与岩画同出一源。有的字形与岩画相同。有的字形与岩画相似。岩画是汉字的父母。中国各地逐渐发现了不少岩画。岩画的历史大约有一万年。汉字的历史从甲骨文算起大约有3300年。仓颉和仓颉庙在陕西省白水县东北30公里处,有座雄伟壮丽的古建筑,这就是仓颉庙。作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仓颉庙,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历代都重视修葺和保护,仓颉庙基本上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又经过多次重大维修。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白水县阳武村人,享年110岁,为轩辕黄帝左史官。我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我国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之一。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震惊尘
4、寰,堪称人文始祖。黄帝感他功绩过人,乃赐以“仓”(倉)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于仓颉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以慰劳圣功。仓颉去世后,当地百姓在其墓葬处修有庙宇,并将这里的村庄取名为“史官村”。“谷雨”祭仓颉成为继“清明”祭拜介子推、“端午”祭拜屈原之后的我国又一民俗。鲁迅曾对仓颉造字这一史实,作过精辟的论述,意即文字非一人独创,而是群众智慧的结晶。但以仓颉为杰出代表的汉文字创造者,终于终结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后世誉之为“文字初祖”,中国古代“四大创造之一”,实乃当之无愧。汉字的演变过程按时代和字体的对应,大体上可分为六种字体,具
5、体如下:形成时代代表性文字主要载体殷商甲骨文龟甲、兽骨商周金文青铜器、石器西周晚期大篆(籀文)石器秦小篆石器西汉隶书竹简,帛汉代草书帛、纸东汉晚期行书帛、纸汉魏楷书(真书)纸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整整100年了,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以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文目前
6、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甲骨文展示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汉字的“祖先”/已知最早的文字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特点:字体象形程度高,笔画简单质朴,写法很不固定。甲骨文十二生肖大家猜猜看?金文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应用在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金文的象形度仍然比较高,但同时也有了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大篆大篆,也称籀(zhòu)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大篆小篆
7、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了一连串的改革;其中,统一文字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统一后的字称为小篆。此种书体上承东周时秦国器铭与刻石文字,会融各地书风而成,为中国第一次统一之字体,居书史转变之关键。秦文是在“金文”、“籀文”(大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书体,故秦文又称“秦篆”,后人又用“小篆”称之,以与“大篆”区别。秦代刻石保存小篆书迹稍多,但仍算少,以秦始皇所立诸石最为重要,琅邪台、泰山原石及拓本残存,则最能见其真相。一些刻在秦代度量衡上的文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