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诗歌的城市抒写

现代中国诗歌的城市抒写

ID:36775322

大小:11.67 MB

页数:236页

时间:2019-05-15

现代中国诗歌的城市抒写_第1页
现代中国诗歌的城市抒写_第2页
现代中国诗歌的城市抒写_第3页
现代中国诗歌的城市抒写_第4页
现代中国诗歌的城市抒写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中国诗歌的城市抒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厂————————————一——}南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00503Io本人完全了解南开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经指导教师同意,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

2、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指导教师签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解密时间:年月日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l机密★20年(最长20年,可少于20年)L——————.。—。+——j——————1'南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撇文

3、f乍者签锄以6日一Z胡刁,平3月’y口内容摘要从文学生成的层面看,城市文化改变了诗人认识世界、感觉世界的基本模式,促进着他们的现代精神体验和审美经验的形成。除了诗人精神状态的“现代"之外,现代中国诗歌自身同样离不开物质状态的“现代"转换,在这种转换过程中,城市文化对其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为现代中国诗歌铺上了浓厚的底色。本文正试图从新诗的百年发展与流变中,抽取它与城市文化形态的观念联络,以“城市抒写”为研究重心,对“文本中的城市”与“城市中的文本”展开探讨。前者凝聚了诸多诗人对城市情境采撷、勾勒乃至描绘的共性视线交集,以及在历

4、史时空之中所沉淀出的一系列稳定主题;后者则在诗歌文本的城市性之外,继续强调着它在表现形式上的城市性。绪论部分主要从“城市抒写”在新诗百年发展中的表现形态入手,简要梳理它在各个文学时问段落中的话语背景和呈现方式。现代中国诗人大都能以开放的心态,斡旋传统与异域的审美经验,通过对“现代性”这一宏观命题的断裂与传承并借助诗歌文体的语言符号和节奏单元,建立起城市文本的文体美学特质。借助这种诗美运思,诗人树立起现代主体的独立精神形象,这也是“城市抒写”的价值意义。在对“城市抒写’’的意义内涵进行学理论定之后,我们从学界对它的研究现状出发

5、,确立本文的研究范围、方法以及目标,为全文论述的展开打下基础。’第一章着重从历时的纵向角度出发,在历史文本的淘洗和爬梳中,全面剖析新诗百年城市抒写在各个时段的基本品貌、代表诗人以及作品,并归纳其美感特征,厘清新诗在近百年流变中如何对城市这一话语资源进行吸收和再现,进而形成相应的特质。在论述中,由政治事件断代而成的“现代"与“当代"的文学分野成为本文对城市抒写进行时段分期的标尺。此外,虽然台湾与港澳诗歌的城市抒写未纳入本文的主要研究范畴,不过,我们可以立足于包含两岸三地文学风貌的宏大话语系统,通过建立比较视野的努力实现对话,探

6、询深藏于殖民文化、本土文化之间的城市经验和诗学形式,使之成为文学此岸的重要参照谱系和交流对象,以使我们自身的特质更为澄明。因此,本章亦会对台湾和港澳诗歌城市抒写的整体风貌作纵向的梳理与考量。内容摘要第二章围绕抒情主体观察城市的诗学视角,探讨其多维的表达方式。透视这些承受着启蒙、政治以及欲望话语的“抒情主体”在遭遇“震惊”经验之后,如何从传统的乡野田园走向现代的都会语境、并以“漫游者”和“梦幻者"的姿态游离于机械呆板的城市经验,展现都市人特殊的心理机制和审美情趣。其中,漫游者"通过改变与“人群"主流经验的速度,便可窥测到与人群

7、经验相关、却在心灵上又高于这种经验的城市秘密。作为对“漫游者”视角的延伸解读,“梦幻者”视角同样试图从纷乱的都市景观中搭建起主体的思维时空。所不同的是,梦幻者不需要通过“行走”做任何“变速”的努力,它可以通过对城市“梦境”(dream)或者“幻景"(vision)的拟现,以梦幻的智性思维和诗性结构主动进入反理性的世界,描绘诡异变形的都市镜像,从而获得比现实观察力更有效的、对精神“此在’’的关注。透过这些抒情主体多维的观察视角,我们可以逐步丰富对城市这一大文本的信息捕捉,并在“人群”的川流不息中寻觅到“自我"的精神形象。第三章

8、将诗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方法相整合,透视咖啡馆、酒吧、地铁、公路、广场等几组典型的城市意象符号,借助它们在中国城市文化中所分别代表的典型属性深入诗歌文本,探悉诗人如何透过对它们的记忆与缅想,建立起对城市观念化的历史认识,构筑现代性的情感空间。其中,咖啡馆、酒吧这些消费空间意象以物质刺激蛊惑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