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Ⅰ的中国西施舌DNA条形码

基于COⅠ的中国西施舌DNA条形码

ID:36772224

大小:418.4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5

基于COⅠ的中国西施舌DNA条形码_第1页
基于COⅠ的中国西施舌DNA条形码_第2页
基于COⅠ的中国西施舌DNA条形码_第3页
基于COⅠ的中国西施舌DNA条形码_第4页
基于COⅠ的中国西施舌DNA条形码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COⅠ的中国西施舌DNA条形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O卷第1O期水产科学VoL3ONo.1O201i年10月FISHERIESSCIENCE0ct.2011基于CO工的中国西施舌DNA条形码孟学平,高如承,申欣,郑雯雯,赵娜娜。,程汉良,田美(1.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连云港222005;2.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08;3.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摘要:以我国大连(DL)、日照(RZ)、启东(QD)、长乐(CL)、漳州(ZZ)和北海(BH)6个野生群体西施舌为研究对象,用引物LCO1490和HCO2198扩增线粒体

2、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片段序列,PCR产物双向测序,用ClustalX进行DNA序列比对,用MEGA4.1和PhyML软件构建NJ树和ML树,用Arlequin3.11软件进行分子方差分析,研究COI这一特定基因区段作为DNA条形码在识别西施舌地理群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获得658bp的COI核苷酸片段,其T、C、A、G含量分别为42.4、14.8%、21.8、21.0%,A+T(64.2)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变异位点占15.3(101/658),其中简约信息位点占14.1。群体内遗传距离为0.0020~0.0043,群体问遗传距离为0.0024~0.0

3、883。群体间氨基酸序列无变异。长乐、漳州群体(DH组)与其他群体(HB组)间有显著的遗传分化(FS=0.956~O.970)。NJ树和ML树显示长乐、漳州群体聚为一支,北方的大连、日照、启东群体和南方的北海群体聚为置信度较高的另一支(BPN一99),2支间的遗传距离为0.0837,是2支内群体间遗传距离的17.8~23.5倍。本研究结果表明,COI基因片段序列作为鉴定福建西施舌条形码是可行的,但不能将其余群体区别开来。关键词:西施舌;线粒体;COl;DNA条形码中图分类号:Q7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l11(2011)10—0626—05西施舌(Coelo

4、mactra.antiquata)是一种海产条形码的基础。COI基因相对保守,有足够的变名贵经济贝类,营浅海埋栖生活,在我国的四大海异,序列长度合适,被广泛地用于动物遗传变异、系区沿海均有分布。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环统发育分析及物种的鉴定[g]。近几年来DNA条形境的破坏,我国西施舌自然资源锐减[1]。西施舌种码技术受到广泛关注[1n],但基于COI的西施舌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亟需其遗传学资料。有关西群体系统发育研究未见报道。为此,笔者研究分析施舌遗传结构及群体遗传差异的细胞色素b我国6个野生地理群体西施舌COI基因片段核苷(Cytb)L2]、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

5、P)L3]、随机扩酸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差异,旨在了解中国典型地增多态性DNA(RAPD)【4]、核糖体16S核糖核酸理群体西施舌的遗传特征及群体问的遗传关系,探(16SrRNA)基因[5]、内转录间隔区1(ITS1)[6和细讨COI基因片段作为我国西施舌群体鉴定条形码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7的分析已有报的可行性,为西施舌资源保护和利用、科学管理及道,但取样范围不够广,因此,中国沿海西施舌遗传杂交育种提供资料。状况尚不明朗。上述研究显示福建西施舌与其他1材料与方法群体的差异显著,但是,这种差异属群体间还是种间差异,尚不能确定,需要一种有效、稳定、可靠、操1.1试验材

6、料作性强的分子标记来鉴定。本研究所用的西施舌样本分别采自辽宁大连DNA条形码技术是通过对一个标准目的基因(DL)、山东日照(RZ)、江苏启东(QD)、福建长乐的DNA序列进行分析从而进行物种鉴定的技术,(CL)和漳州(ZZ)、广西北海(BH)(图1),共64个对于发现新物种,辨别已描述物种,标本的物种鉴个体,每个群体样本数8~21个。取斧足肌肉用定等工作非常有用。Hebert等于2003年首次提75乙醇固定,4℃保存备用。出DNA条形码的概念,对其物种分类和鉴定意义1.2试验方法基因组DNA提取采用张波等[1。]的方法。予以肯定,并建议利用COI的特定区段作为DNAPCR体

7、系:10×buffer和Mg(25retool/L)各2.5收稿日期:2010—12—2O;修回日期:2011—02—16.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7066,BK2008191);国家“863”计划项目(2004AA603140);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2005HS009,2OO9HS13);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O5SJD24OO28).作者简介:孟学平(1955一),男,教授,研究方向:水生生物生化及分子生物学;E—mail:mxp2002(~hotm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