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学案(三次修订)

《孔乙己》教学案(三次修订)

ID:36765764

大小:7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5

《孔乙己》教学案(三次修订)_第1页
《孔乙己》教学案(三次修订)_第2页
《孔乙己》教学案(三次修订)_第3页
《孔乙己》教学案(三次修订)_第4页
《孔乙己》教学案(三次修订)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乙己》教学案(三次修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目:语文编写人:李林霞修订人:张托姓名:年级班组长:十六《孔乙己》(共2课时)第一课时教案(三次修订)【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故事情节。2.分析孔乙己的形象。3.理解小说的主题。【教学重点】1.理清小说故事情节。2.分析孔乙己的形象。【教学难点】1.分析孔乙己的形象。2.理解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一、清(温故知新)1.作品背景。《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

2、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2.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它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院试由县、府、省主持,及格者称秀才。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主考由朝廷委派,参加者须是秀才。乡试及格者称举人。会试在乡试

3、的第二年二月举行,由礼部主持,及格者称贡生。殿试由皇帝在皇宫大殿亲自主持,中者称进土,第一名为状元。科举实际上是由下而上的层层考试。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朝以后主要考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内容是阐释孔孟之道,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允许越轨半步,严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3.为下列加点字注音。荤菜阔绰唠叨舀出羼水伤疤拭去颓唐模样附和打折门槛不屑置辩戕害茴香豆二、展(见教学目标)三、探(合作探究)1、小说总体上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请你按照这样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故事情节)。小说的总体思路是:

4、由典型的社会环境(鲁镇的咸亨酒店)起笔,写到典型的人物(孔乙己)。故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鲁镇的咸亨酒店(小说的序幕)。第二部分(4-13):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第一层(4—9)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情节的开端和发展)。先是一些肖像描写,接下来选取孔乙己在酒店的四个生活片段展开情节: ①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②酒客讥笑孔乙己没有“进学 ”。③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④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小孩吃 。侧重于写封建文化、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 第二层(10—1

5、1节)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情节的高潮)。 侧重写封建制度对孔乙己的摧残。 第三层(12—13节)交待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情节的结局)。2、分析孔乙己的形象:就文中的“手”的细节描写分析孔乙己的不断挣扎的生存状态。明确:①作为一个好逸恶劳的懒散的人而存在。例句:“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长指甲”可以让人看出孔乙己的生活状态不同于靠辛勤的劳动来过生活的短衣帮。留着长长的指甲的都是些生活安逸或者养尊处优或者好逸恶劳的人。这样的一双手写得一手好字,曾替人家抄过书,但这样的人却生活得并不安逸,相反很是

6、困苦。这样的长指甲只能是好逸恶劳、懒散过日的“标记”了。②作为一个迂腐守旧的知识分子而存在。例句:“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台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用指甲蘸酒写字”是孔乙己作为一个读书人,想尽办法、利用一切机会向别人在证明自己的价值。虽然没有进学,但还是极力要证明自己的学识。问小伙计识不识字,教小伙计“回”的四种写法,没有笔,用长长的指甲代替;没有墨,蘸酒代替。无奈,换来的是别人的冷漠。孔乙己的迂腐成为了别人的笑料。更可悲的却是:“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7、。”可见得他就算能够充当笑料,能“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能使“店内外都充满快活的空气”,也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取笑对象。多了他人们多了一个人取笑,少了他人们还是一样过。③作为一个穷酸的善良人而存在。例句:“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孔乙己唯一的下酒菜是一文钱的茴香豆,但是他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吃,他是善良的。但他毕竟生活窘困,面对不懂事的孩子吃了还要吃,他也不得不用手罩住他那仅存的下酒菜,这时读书人在维护他的体面。一句“多乎哉?不多也。”更足以展现穷酸之下不忘显示读书人的身份的

8、迂腐。鲁迅写“孔乙己”的主要用意是“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孔乙己是个多余的人,是个“苦人”,是个“弱者”。因为多余,他连自己正式的名字都被一个半懂不懂的绰号代替,店里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没有人尊重他,也没有一个与他有共同语言的人。在孔乙己病态人生中,这一内容可以说是他的性格亮点。在人情世故涂抹了他心灵的单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