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764859
大小:4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5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李碧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泾源县第一中学李碧芳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表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语言激励、成果展示、小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3.情感态度和价
2、值观(1)通过讨论分析战争胜败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汲取历史智慧,培养学生的历史洞察力,结合卫温到达夷洲的史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区分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的不同,认识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其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准备:要求学生结合《历史同步训练册》进行预习,并对内容进行填写。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同
3、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秦汉时期的历史,谁能说一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学生进行回答)教师进行强调;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大一统时期。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的时期,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板书课题:第四单元第18课《三国鼎立》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军阀长期混乱,你知道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哪几次吗?(学生回答: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让学生把战役名称写在黑板上。)教师强调:不要出现错字。(二)预习检查,展示自学成果。
4、关于这两次战役的相关概况,老师想请教同学们,谁愿意告诉大家?(学生纷纷举手)1.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次著名战役,成败与否对双方控制北方地区尤为重要。对于这次战役,谁愿意把预习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预习内容如下)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军阀割据混战。背景__一带的__(人物)势力不断增强,河北一带的__势力很大。时间__过程交战双方__结果__:曹操逐步统一北方(为了解学生预习的大致情况,教师选择中等水平的学生,对其自学成果,通过投影仪进行展示汇报。对出现的错误也交给学生进行讨论、校正,最终形成正确
5、的答案。之后,要求学生对上述内容计时记忆巩固,教师按学习小组抽查,做出评价,及时表扬鼓励。)2.同学们,现在请你想一想,学习战役,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生答: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兵力对比、结果、特点、影响)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当加以补充。(投影表格,再次对官渡之战进行要点梳理,强化知识。)(要求完成表格,答案明确后,进行速记比赛。)3.官渡之战让我们认识了能谋善断的军事家曹操,那么,他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呢?(学生思考、讨论,作出回答。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共同归纳。得出结论:袁绍骄傲轻敌;曹操采
6、纳许攸的计谋,偷袭袁军的屯粮处,是取胜的关键。)4.官渡之战后,曹操继续对袁绍的残余势力作战,直到207年获得最终胜利,当他班师回朝途径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篇《龟虽寿》。(投影展示,学生齐声朗诵: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请同学们思考,诗歌表达了曹操怎样的境界?(生答:表现了曹操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他渴望建功立业,实现天下的统一。)在他南下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将遇到哪些对手呢?又经历什么战役?(生答:刘备、孙权;赤壁之战。)5.赤壁之战的影响是深远的。你愿意展示预习成果
7、吗?(学生预习内容如下)__之战以后,曹操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和其他军阀,基本统一了__时间:__年战争双方及结果__一带,不再轻易南下影响:孙权在__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占领__、__的大部分地区,有又向西进占__。(以上内容,仍有学生投影展示,若出现错误,仍交给学生自己校正,形成正确答案后,采用计时记忆。依旧按学习小组随机抽查,作出合理评价。)6.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归纳,请完成对赤壁之战的表格填写。(投影以下内容)(找中等水平的学生回答,以便及时发现疑问和难点。出现问题,教师要善于机智灵活地加以引导
8、,帮助学生释疑,形成正确的答案。记忆之后,同桌互相提问,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同时强调:赤壁之战后,曹操、孙权、刘备三方的力量发生了新的变化,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势力相当,谁也消灭不了谁,又无法由自己来完成国家的统一,因此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帮助学生突破难点。)7.同样是能谋善断的曹操,官渡之战能以少胜多,八年后的赤壁之战却为什么会以多败少?(学生分组探讨,提示从交战双方找原因,得出: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不服水土;曹操的骄傲轻敌;诸葛亮足智多谋;孙权、刘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