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教育主体的失落与追寻

论音乐教育主体的失落与追寻

ID:36755436

大小:284.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4

论音乐教育主体的失落与追寻_第1页
论音乐教育主体的失落与追寻_第2页
论音乐教育主体的失落与追寻_第3页
论音乐教育主体的失落与追寻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音乐教育主体的失落与追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第6期论音乐教育主体的失落与追寻张业茂王坤庆【摘要】音乐教育的发展是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对人的主体地位的找寻与确认,对人主体地位的找寻与确认也是人按照美的规律来生活的人性诉求,其核心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x.-~17被边缘化了,音乐教育的主体迷失了。如何找回失落的主体,音乐教育必须回归人自身。【关键词】音乐教育主体和谐发展人于自然之内、生活之中、活动之余有感而咏,能)的生存活动中形成的。如南朝沈约“虽虞夏遂成音乐。音乐源于人的生活,并随着生活的发展以前,遗文不睹,禀气怀灵,理无或异。然则歌咏而日趋丰富与多元。人是音乐的主体,没有人的存所兴

2、,宜自生民始也”同;刘勰“民生而至,咏歌所在就无所谓音乐。作为促进人与音乐共同发展的一含”朔;唐孑L颖达“造今诗之初,非讴歌之处;讴歌种实践活动,音乐教育的主体同样是人。然而,在之初,则疑其起自大庭之时矣。然讴歌自当久远,音乐教育的实践中,人却被边缘化了,音乐教育的其名目‘诗’,未知何代。虽舜世始见诗名,其名必主体迷失了。如何找回失落的主体,这就是本文探不初起于舜时也”151。在西方,大约四万年前就有了讨的主要问题。简单的乐器,复杂一点的音乐大概出现在约5000年前,那正是埃及文明和西亚文明兴起之时。在古希一、音乐教育主体的确认腊,“音乐却如日常活动一样普及”。I6~'54大约1500音

3、乐教育中主体意识的萌生源于音乐产生过程年前,随着基督教的兴起,修道院成为音乐创作与中人与音乐的主客二分。声音世界在人类之前早就表演的中心。僧侣们演唱的素歌,是一种简单、流存在,但并未构成音乐教育的客体。从声音到音乐,畅的曲调的音乐体裁。因为素歌单纯,因而具有发才产生了音乐教育的客体之一,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展的空间,这种音乐便成了今天古典音乐的基础。史过程。这一客体即以乐器、音响制造、文字或乐由此可见,随着声音符号的“艺术化”或者谱等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的精神客体,也是一种“有“审美化”,慢慢从语言音调中独立出来,成为歌唱意志传达”和“无意志传达”的“声音符码”[1]P6-7。的萌芽;随着对起源

4、于劳动实践中的节奏独特作用导致音乐产生的动力来自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包括工的认识与应用,以及因自然音响的“审美化”而促具制造与使用在内的有目的、有意识、自觉能动的成乐器的产生和使用,摆脱了实用状态束缚的“声改造自然的活动。即人的音乐行为及其听觉感知能乐”与“器乐”,一起促成了“音乐”从歌舞乐三位力,是在人有目的的支配自然界(包括其生物性本一体中分离出来,历经了“声”、“音”、“乐”之47后随着人类生活实践的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了自律的技的助力下,音乐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被不断挖“客体”。掘,加强了音乐教育世俗化的进程,音乐教育成为在音乐教育中,从主体意识萌发到主体地位的了市民热捧的对象;二是音乐

5、家的专业化进一步推初步确立表现为音乐成为教育的内容或者说音乐教动了音乐“客体”的自律性。从事音乐工作变得越育成为了音乐实践的一种形式。音乐成为教育的内来越专业化与技术化,促使音乐教育的内容也变得容从何时开始尚无定论,如果说我国河南舞阳出土艰深而专业。其主要目标是基于一种音乐体系及音的贾湖骨笛把我们带回NA,九千年前的悠悠岁月,乐技术和理论的教学,即“在于一种形式化的音乐寻觅的只是音乐教育的云影仙踪,那么,舜时乐官本体教学”,“只将音乐本体视作客观的、技术为本夔被称作我国最早的音乐家,“是历史早已肯定的的‘自律’或以此为专业方向的学习进程。”⋯这事实。”17~,33夔的音乐活动包括了音乐教

6、育的内容,一倾向也影响到社会音乐教育。于是,“世俗化”《尚书》之《尧典》里记载“帝日:‘夔,命汝典的音乐教育与“专业化”的音乐教育并驾齐驱,人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的主体地位在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中得到进一步确认。傲。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二、音乐教育主体的失落无相夺伦,神人以和。”’L81“乐教”与“礼教”构成的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礼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功利主义的蔓延,人由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产生于远古的巫觋文化和宗教文音乐的主体蜕变成了音乐的奴隶和工具,音乐不再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制度(礼制),是一种政治为人的自身存在和发展,音

7、乐和音乐教育繁荣的背统治方式(礼治),是一种教化手段(礼教和乐教),后则是人自我的迷失。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礼学)。。“乐教”理论历经1.“音乐”以反主体的形式作用于人,人变成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在各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冲击了被音乐“改造”的对象而成为了客体。中外音乐下仍然占据着重要位置。从周代的“礼乐”制度开教育的发展历史也是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失始到春秋末期的“礼崩乐坏”,音乐沿着“雅乐”与落——再确立的螺旋式发展过程。在先民的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