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胸卧位在痔瘘科的临床应用

膝胸卧位在痔瘘科的临床应用

ID:36751578

大小:60.2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4

膝胸卧位在痔瘘科的临床应用_第1页
膝胸卧位在痔瘘科的临床应用_第2页
膝胸卧位在痔瘘科的临床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膝胸卧位在痔瘘科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膝胸卧位在痔瘘科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为探讨膝胸卧位在痔瘘科的临床就用效果。方法我们采取术前、术后传统卧位即左侧卧位或平卧位为对照组与膝胸卧位为实验组,两组相同例数病员进行效果比较。结果两组有明显性差异,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结论膝胸卧位在痔瘘科病员康复过程中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关键词】膝胸卧位痔瘘科临床应用膝胸卧位是病人跪姿,两腿平放床上,大腿与床面垂直,两腿稍分开,胸及膝部紧贴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臂屈放于头的两侧。适用于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矫正胎儿臀位及子宫后位[1]。痔瘘科病员术前要进行

2、肠道准备,清洁罐肠,术后常有排便困难、便秘发生,在这个治疗过程中让病员保持传统卧位(左侧卧位或平卧位)为对照组,取膝胸卧位者为实验组,结果两组有明显性差异,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10年6月-2011年12月共收治混合痔4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最大79岁,最小18岁,术前、术后均伴有便秘,伴有肛门松弛者20例,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我们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1.2具体操作及结果31.2.1术前灌肠后病员的卧位采取左侧卧位或平位的20例、膝胸卧位20例(在病员病情允许的情

3、况下,无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病员能耐受的情况下)5-10分钟后再入厕,结果采取膝胸卧位的病员在术中见肠道清洁,无粪便溢出,术后一般在48小时后才解大便,有利于伤口愈合,病员反映效果良好(见表1)。表1相同灌肠次数不同卧资病员情况比较1.2.2术前有便秘史的病员,术后常有排便困难,我们采取膝胸卧位为病员使用开塞露纳肛通便,效果满意(见表2)。表2开塞露纳肛不同卧姿比较1.2.3另外在痔瘘科老年病员中有20例肛门括约肌松弛者,术前清洁灌肠取左侧卧位或平卧位10例,常边灌边往外溢,很难达到清洁灌肠目的。我们针对该类病员在排除严重心

4、、脑血管疾病外能够承受膝胸卧位者10例采取该卧位,清洁灌肠达到满意效果(见表3)。表3肛门松弛者不同卧姿灌肠比较无论是术前灌肠后,开塞露纳肛或清洁灌肠取膝胸卧位时,直肠位置均高于乙状结肠和降结肠,直肠与结肠之间产生压力差[2].并有重力作用,液体能顺利经过直肠到达结肠。根据肠道解剖学特点结肠长度相当于直肠长度的10倍[3],容量大,所以灌入的液体在结肠内停留的时间3长,能充分软化粪便,刺激肠蠕动,促进粪便下移,当下移到直肠时粪便达到一定的压力,患者才能产生便意,因此便意产生的时间延迟。若是左侧卧位,液体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内蓄积

5、,当直肠压力达到7.3kPa时,直肠壁感受器强烈兴奋,通过神经反射,患者即产生便意,甚至不能忍受需立即排便,保留时间短,不能充分软化结肠内的粪便,每次排便量少,需经反复多次灌肠,肠道清洁度才能达到要求。这样,病员常因反复插管,用力大便,可造成肠壁擦伤,还可出现肛门水肿、肛门坠胀,甚至疼痛,增加病员痛苦。而采取膝胸卧位,则可避免以上麻烦,减轻病员痛苦。痔瘘科病员在术后康复中,实验组病员术前肠道已排空,一般在术后48小时才有大便排出,肛门伤口48小时无大便排出粪汁污染,无不适感觉;而对照组病员术后数小时即开始排便,粪便的排出,伤

6、口被粪汁浸染十分疼痛难忍。因此,膝胸卧位在痔瘘科的临床应用中有促进病员康复的作用,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余爱珍.基础护理学[M].第2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41.[2]徐火枝,吴杰.一种新的清洁灌肠卧位及其应用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0):31-32.[3]中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71-17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