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要眼中有人

历史教学要眼中有人

ID:36746357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4

历史教学要眼中有人_第1页
历史教学要眼中有人_第2页
历史教学要眼中有人_第3页
历史教学要眼中有人_第4页
历史教学要眼中有人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教学要眼中有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这是西安中学历史特级教师郭富斌老师的一篇关于中学历史教育的文章,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10期上。这篇文章已经发表了近六个春秋,可是至今仍有其价值。作者所提出的历史人物的教学到底要给学生什么、目前缺乏什么、应怎样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很值得大家思考。历史人物教学在历史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如郭老师在文中所言“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历史人物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人物传记;如果从来没有过一次和历史人物刻骨铭心的对话和体验,从来没有一个令他怦然心动的历史人物作为他的精神导师;……

2、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历史教育。” 历史教学要"眼中有人"陕西省西安中学郭富斌缘起              写下这个题目是由最近在高一年级的一次课堂教学中的随机性口头调查引起的。我在讲抗日联军时,因为学生在初二时学过,随口问了句:抗联历史上最著名的英雄是谁?回答者寥寥无几。我突然意识到学生可能把杨靖宇将军已经淡忘了,便马上在课堂上进行了口头调查,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我所带的高一年级五个班学生中(每班约63人,总数315人左右)知道杨靖宇将军的人数由少到多分别是5、7、11、14、17人。平均每班10人左右,占总数17%。      进一步追问,在知道杨

3、靖宇将军的学生中仅限于知道姓名,而对发生在将军身上的历史事迹知之甚少的又占了绝大多数。更让人不安的是,在关于杨靖宇将军有限的知识的来源上,从初中历史教科书和课堂这一主渠道了解的不到20人。大部分学生是通过父母讲述或通过电影、电视剧等途径了解的,还有个别学生是看课外书知道的。杨靖宇将军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事迹是非常壮烈而感人的。是初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人物,教材所给予的篇幅很大,教师在课堂上又肯定会花不少时间去介绍,为什么只短短的二年多,学生就淡忘了?      由此想开来,像淡忘杨靖宇将军一样而被淡忘的历史人物绝不在少数,何况杨靖宇将军是离今天比较近的历

4、史人物,那些和今天相隔遥远的历史人物在学生脑海中是什么样的情况就不难想象了。新课程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提出要关怀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其实,这正是历史教育的优势所在。自古以来,人在中国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中就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历史教学在人的教育上不正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独有的优势吗?历史课的灵魂不正在人吗?何以优势成了劣势?历史教学中人物教学的失败是非常让人遗憾和苦恼的,但也足以引起历史教师的思考。      原因分析              1.教材本身的局限。一是现行教材的体例是章节体,人在教材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内容上往往以"事"代人;二

5、是人物写的干巴、薄弱,缺乏人性的色彩,缺乏对人物的刻画描写,缺乏对丰富历史事实的叙述。我们的教材把什么都藏起来,真正是"教"材,而不是"学"材。历史是面向人的教育,最不可或缺的正在于讲人性,人的个性,正在于高度的人文关怀,而这一切在现行教材中被抽去了。因而,形成了人物脸谱化--正面的人物高不可攀,反面的人物臭不可闻;抽象化--只有高度浓缩的历史结论;空壳化--没有活生生的史实;平面化--角度单一。              2.教师教学问题。第一,缺乏意识。一是没有认识到人物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二是对人物教学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认识不清,对进行历史人物教学立足

6、点放在哪里认识不清,仅限于补充故事或增强趣味性;三是照本宣科,要赶教学进度;四是对历史教学的整体认识有误,认为现在强调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人物教学很难实现这个目标。              第二,缺乏方法。一是平铺直叙,找不到好的切入点;二是故事化;三是灌输的是高调教化,缺乏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学生没有参与进来,更谈不上自己的情感体验;四是教条化,教师本身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也有欠缺,只有重复教材的评价。              第三,缺乏情感。教师自己缺乏对人物及其思想的感悟,没有自己对历史人物的个性化的认识,没有建立起来自己与历史人物的情感联系,没有把

7、历史人物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联系,没有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之中,缺乏与历史人物灵魂上的沟通。自己都不能感动,何以感动他人?自己都没有感悟,何以让学生有所感悟?自己都没有魅力,何以展现历史人物身上的魅力?自己都没有思想,何以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所思想?              第四,语言贫乏。历史人物的事迹是要通过教师生动活泼的语言来再现的,历史人物再光辉伟大,教师如果不能传神的表现出来也是无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

8、交流的艺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