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745966
大小:18.2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4
《26灰椋鸟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6灰椋鸟教学目标:1、读准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本课中的两个多音字和理解其在文中的意思;2、感受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壮观场面,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和灰椋鸟归林时的表达方式。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起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读通读懂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壮观场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和灰椋鸟归林时的表达顺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1引入课题出示灰椋鸟图片: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初次见面说说它给你什么印象?(说出它的外形特点)。你们知道它是什么鸟吗?T:对,它就是灰椋鸟。(引入课题,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伸出
2、手来,一起书空课题。(强调“椋”的读音,齐读课题)2介绍灰椋鸟课件显示“灰椋鸟小知识”灰椋鸟别名杜丽雀,通体主要为灰褐色。过渡:通过小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灰椋鸟并不漂亮,连作者也说:(出示句子):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看去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引读:有什么好看呢?意思就是—不好看。这是一句反问句。既然不好看,“我”后来为什么又忍不住要去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就打开课本26课,去寻找答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主要内容1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多读几遍;(2)把你认为难读的字词或句子做上句号;(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检查自读情况(1)
3、读准生字词和多音字水杉地毯栖息扑棱棱山涧应和翘首(2)明确:翘首在文中的意思。(3)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我和同伴一次去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生动具体描述了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表达了自己爱鸟的心情,赞颂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三、读好长句,精句句子(一)探究:灰椋鸟归林的场景过渡: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看去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作者为什么要看呢?(因为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才忍不住要去看的。)(1)当我走进林场,我发现了什么样的景象?(2)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呢?自由读课文3-5段,想一想,把关键词圈出来,边读边想象画面。1、(课件显示):
4、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板书:开始时一小群一小群❶重点解读:“投入”,理解灰椋鸟对刺槐林的感情。(可以看出灰椋鸟非常喜欢这片刺槐林,就像投入母亲的怀抱一样,灰椋鸟就是这片刺槐林的孩子,因为刺槐林就是灰椋鸟的家园!)2(课件显示)没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体会灰椋鸟数量众多板书:没几分钟{排空而至整群整群一批一批浩浩荡荡T:谁还想读?(播放音乐)你的声音真好听,还唤起了音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T: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似乎看到了整群整群、一批一批的灰椋鸟规模浩大、黑压压地(出课件)布满天空,这就是——排空而至。
5、T: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指名2人点评)T:哪个词生动地刻画出这壮观的场面呢?(排空而至)T:你能想到哪个带有“排”字的成语?(排山倒海)T:排空而至和排山倒海的“排”字意思是一样的,都有“推”的意思,文中指灰椋鸟一批一批,浩浩荡荡,把天空推开了一样。(点课件)这数量这是多啊,他们(点板书)整群整群,浩浩荡荡,真是遮天蔽日铺天盖地。同学们你看,叠词的运用,使语句表达多生动啊!让我们感受到气势磅礴,场面壮观。再看,将人的情感融入到文字中,让我感觉到鸟儿的情绪,多有意思啊!这就是汉字,这就是语文!想要表现如此壮观的气势,你们觉得用什么方式来读最合适?(配乐齐读)
6、T:啊!这哪里还是一只只鸟儿呢?这分明是一支秩序井然,纪律严明的“大部队”啊!“大部队”为什么要加“”(表特殊含义,文中指灰椋鸟)T:那些先回来的鸟回家后干什么呢?后回来的大部队又怎样呢?(随机播课件)T:你体会到什么?这是按什么顺序来表达?(分号,按时间先后顺序)T:这是两个并列的句子,回顾一下:并列的词语用——顿号,并列的短语,短句用逗号,那么并列的分句之间停顿应该用分号。T:老师来考考同学们:有的学会烤烟,自己做挺讲究的纸烟和雪茄;有的学会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酱能吃到冬天;有的学会蔬菜腌渍、窖藏,使秋菜接上春菜。昨天一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
7、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大雪来。T:把握好了标点的停顿,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把句子读好,一起来读。(点课件)在这个画面中,老师特别喜欢“倾诉”这个词,你知道为什么吗?(用了拟人手法,把鸟当做人写,写出了鸟的可爱,引人喜爱。)T:这鸟儿也懂得了倾诉,懂得了交流,找找还有那些词将灰椋鸟写的人性化了。板书:倾诉、呼唤、应和T:同学们,大家看,“倾诉、呼唤、应和”这其实是我们人类表达情感的语言,但是作者通过她的想象,把它用到灰椋鸟的身上,文字本身没有情感的,但是因为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文字的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