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739864
大小:53.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5-14
《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省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竞赛复习题(供参考)(2008年8月13日)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民防局)法宣处一、法律、法规知识1、人民防空的目的、任务、方针、原则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答:①人民防空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②人民防空的任务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③人民防空的方针是: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④人民防空的原则是: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人民防空法》第八条规定: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有得到人民防空保
2、护的权力,都必须依法履行人民防空的义务。⑤公民的权利是:防空袭疏散、掩蔽、医疗救护和救助,必需的生活供给,接受人民防空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等。⑥公民的义务是:参加人民防空建设,负担人民防空费用,执行人民防空勤务,保护人民防空设施,参加群众防空组织,接受人民防空教育、训练,开展相互救助等。2、重要经济目标?答:重要经济目标包括重要的工矿企业、科研基地、交通枢纽、桥梁、水库、仓库、电站等。3、人防工程定义?答:人防工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
3、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4、防空组织名称?答:防空组织名称:①抢险抢修专业队;②医疗救护专业队;③消防专业队;④治安专业队;⑤防化防疫专业队;⑥通信专业队;⑦运输专业队;⑧高技术专业队。5、人民防空教育目的?答:人民防空教育目的是: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6、防空管制?答:防空管制包括:治安管制、交通管制、灯火管制、无线电管制、音响管制。7、人口疏散、掩蔽?答:人口疏散是指在战争威胁的情况下,将人口撤离并妥善安置在安全地区的行动。掩蔽是指在城市或近效利用地形地物、人防工程以及地下设施实施掩蔽
4、的行动。8、平时试鸣防空警报信号的规定?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试鸣防空警报。试鸣防空警报方案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会同通信、广播电视、公安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在试鸣的五日以前发布公告。省确定9月18日为防空警报试鸣日,规定每年应组织试鸣防空警报一次。国家规定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重复15次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解除警报:连续长鸣一长声,时间为3分钟。9、城市新建民
5、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的意义?答:意义:是战时保障城市居民就地掩蔽,减少伤亡损失的重要途径,平时对抗震救灾保持地面建筑稳定极为重要。同时,与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相比较,不仅节约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大大节省城市用地。10、拆除人防工程的规定?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人民防空工程;确需拆除的,须报经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批准,拆除单位应当在限期内按照不少于原面积、不低于原防护等级的人民防空工程的标准补建或者予以补偿。11、突发事件及级别?答: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
6、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级别: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12、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答: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13、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答: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14、国家建立社会动员机制的目的?答: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15、突发事件中单位和个人财产征用的
7、规定?答: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返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16、应急预案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内容?答:①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②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③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17、应该制定具体应急预案的单位?答: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18、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的目的?答
8、: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19、各级人民政府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答:①国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②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须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