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720059
大小:3.92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5-10
《《火电厂煤质量管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火电厂燃料质量管理火电厂燃料质量管理目标火电厂燃料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反馈准确的数据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入厂煤质量验收验收指标内在质量指标:全水分、灰分、挥发分、发热量、全硫、粒度等特性指标验收手段:采样、制样、化验外在质量指标:雷管、杂物、矸石等验收手段:目测、筛分入厂煤质量验收采用标准采制样GB475-2008商品煤人工采样方法GB474-2008煤样的制备方法GB/T19494-2004煤炭机械化采样GB/T18666-2002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DL/T747-2001发电用煤机械采制样装置性能验收导则化验GB/T211-2007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
2、法GB/T213-2008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214-2007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476-2008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GB/T19227-2008煤中氮的测定方法GB/T219-2008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GB/T483-2007煤炭试验分析方法一般规定其它相关特性指标测定方法入厂煤质量验收采样的代表性每个子样要有一定质量要有足够的子样数选用适当的工具采样点要正确分布采样的技术要点:采样有代表性就是在所采样品没有系统误差的前提下,采样精密度合格。入厂煤质量验收通常可接受的精密度指数是样品总体标准差估计值的2倍。对于一个总样采样精密度同一实验室,可认为是一常数对同一批煤来说,子样数
3、决定了精密度的高低。入厂煤质量验收采样精密度要求:一般用干基灰分来表示,取决于检测目的。商品煤采样精密度由合同相关方确定。在没有协议条件下:1)按GB475-2008的规定如采用基本采样方案:对于原煤、筛选煤为灰分的1/10,但不低于±1%,也不大于±2%;精煤为±1%;其它洗煤为±1.5%。2)如采用专用采样方案应为灰分的1/10。3)按GB/T19494.1,精煤为±0.8%,其它煤为灰分的1/10,但不大于±1.6%。入厂煤质量验收采样精密度不仅反应所采样品之间的接近程度;同时还是质量指标允许差的确定依据(GB/T18666-2002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提高采样精密度在商品煤交
4、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途径:增加采样单元;增加子样数;利用机械采样。入厂煤质量验收采样精密度的核验非常重要入厂煤质量验收偏倚试验:要求任何一个采样程序及所采用的工具或机械都必须进行偏倚试验。方法按19494.3-2004的方法进行偏倚试验静止煤以人工钻孔样品作为参比试样煤流以停带人工全断面样品作为参比试样入厂煤质量验收制样的技术要点制样的代表性破碎(筛分)混合缩分干燥主要影响因素是:缩分前煤样的均匀性和缩分后样品的保留量。机械缩分最重要的是对煤样的切割次数入厂煤质量验收制样精密度核验用核验制样和化验总方差是否超过目标值VPT0的方法进行。连续两组10对双份试样的标准差都落在目标值范围内或优于目
5、标值,才能认可为制样和化验精密度符合要求。偏倚试验按GB/T19494.3进行。参比试样以制样各阶段的全部弃样和最后留样按质量比合成。入厂煤质量验收煤质化验的技术要求控制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产生原因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操作误差入厂煤质量验收系统误差消除方法选择准确度高的分析方法对照试验空白试验仪器校正入厂煤质量验收入厂煤质量验收入厂煤质量验收质量控制的关键点1.水分损失的计量2.缩分的代表性3.样品的稳定性4.控制检测仪器状态入厂煤质量验收水分损失的原因机械采样造成的水分损失不均匀分布造成的采样偏差破碎、缩分过程中的损失全水分测定过程中的损失入厂煤质量验
6、收机械采样造成的水分损失:当Mt约7-12%时,水分损失0.8-1.5%控制方法:1.单独采取全水分样品测定Mt。2.测定不同全水分时水分的损失率,绘制Mt与∆Mt的关系图,并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求得相关关系式,并用此关系式对水分损失进行估算、校正。入厂煤质量验收不均匀分布造成的采样偏差在采样布点时充分考虑不同水分水平的分布情况。破碎、缩分过程中的损失可通过干燥的方式将煤的外在水分计量出来,同时保证了制样的代表性入厂煤质量验收入厂煤质量验收缩分是制样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1.缩分前的样品均匀性和缩分后的留样量2.正确的缩分方法和工具3.使用经过检验的缩分机械样品的稳定性:水分的稳定(空气干燥状态
7、)入厂煤质量验收检测仪器的状态控制:1.标准物质2.量值溯源3.参数标定4.环境条件5.图表控制燃料监督规范化管理问题探讨1加强燃料采制化质检人员培训管理现状:近年来,大量的商品煤采制化的标准进行了修订,特别是燃料采样、制样标准较之旧的标准有了较大的变化和要求,但部分单位未能及时对新的标准进行宣贯培训,甚至有的单位未能将标准更新,仍旧使用旧的标准来指导质检工作。另外,发电企业燃料采制化质检人员变动过大,特别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